上周二(11月13日)开始,在天津、大连、重庆等12个城市,星巴克5款咖啡的价格上调了2元。此后,陆续有媒体报道了星巴克涨价的消息,星巴克中国相关负责人称,星巴克刚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时候,天津、大连、重庆等12个城市这5款咖啡的定价就比全国其他城市低,因此,这次调价是将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售价拉平。据了解,这已是星巴克今年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第二次上调价格,今年年初,星巴克就曾对几款产品的价格进行小幅调整,调价幅度在1-2元。 与这则报道一样,另一条关于星巴克的微博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星巴克美式咖啡中国比美国贵75%,哈根达斯国内售价超国外3倍。”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从不少评论内容可以发现,尽管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这种差价很“没道理”,但消费者仍难对星巴克、哈根达斯等洋品牌说“不”。国外的大众消费品为什么能摇身一变在国内成为高端消费品?即便提价几倍消费者仍趋之若鹜?这里面其实反映的是洋品牌拥有定价权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国内外差价,星巴克中国相关负责人曾做过这样的表述,“不能单纯地拿星巴克在各地的价格相比,在定价上,星巴克考虑了不同地区顾客不同的消费层次,是运营成本、市场等各因素间取得的价值平衡。”言下之意,是国内消费星巴克产品人群的消费层次决定了每杯咖啡可以维持多高的售价,这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结合当下最热的经济学概念来看,不管是星巴克还是哈根达斯,这些敢于提价的洋品牌恰恰是吃准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虽然泡一杯速溶咖啡不过几元钱,但消费者显然舍得花数倍的价格购买一杯带有星巴克LOGO的咖啡,舍得为品牌付出高溢价。 最近市场上涨价频率非常快的还有洋奶粉,同样是吃准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能够为这种“需求结构”提供优质产品的洋奶粉才占领了定价权的“制高点”。这在经济学原理中也是说得通的,在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的定价并非由原材料价格决定,影响定价的最关键因素则是供求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买咖啡要排队、坐得满满当当的星巴克,涨价应是“顺理成章”的事。虽说,涨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总不是好消息,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洋品牌玩转价格的一举一动都在为我们“上课”,先别盯着别人涨了多少价,而是该好好学学别人凭什么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