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岂能无视“呐喊的需求”
2012-11-20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社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中国酒业深陷塑化剂丑闻之中。在“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的负面消息影响下,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白酒板块昨日遭遇重挫。多家知名白酒股大跌,白酒股市值单日蒸发达328亿元。
  来自湘西的白酒品牌酒鬼酒率先“中枪”,被曝塑化剂大超标。接着,中国酒业协会对此回应: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平均0.537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约2倍)。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毫无疑问,此次事件实为酒业集体性的丑闻,尤以白酒业为甚。根据媒体的报道可知,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也就是说,塑化剂主要来自生产过程和包装环节。
  观察白酒业的塑化剂事件,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所思考。其一,作为饮料类行业,许多白酒企业有钱砸营销,缺钱保安全;其二,白酒业的塑化剂问题是行业性的,也是长期性的,其危害不可不察。
  颇有讽刺意义的是,就在白酒业塑化剂丑闻曝光前夜,即11月18日晚间,在央视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白酒企业“风光无限”,出手阔绰。剑南春、五粮液等企业总投入均高达数亿元。四家知名酒企共掷金17.22亿元夺下整点新闻报时时段。如此奢华的营销做派,也体现了白酒企业的实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白酒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生产环节采用劣质老化的塑料管导致白酒里塑化剂含量超标。倘若是选择不锈钢管,或不至于出现此类问题。说到底,在生产成本方面,一些白酒企业显得过于抠门。
  白酒企业花钱砸营销,当然也无可厚非。从行业的特性来说,酒类品牌的认知度直接关乎销售量,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惜血本投广告的目的所在。问题在于,产品营销的一个起码前提,是保证产品质量,尤其是不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尽管相关酒品企业未必有故意成分,但结果却对饮酒者造成了健康方面的伤害。
  塑化剂是白酒业行业性的问题,这一点,很让人焦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个问题几乎也是长期性的。可惜,整个白酒业对此极少关注。是很难抑或发现不了塑化剂问题吗?答案应是否定的。
  塑化剂的危害大家早已知晓。2011年,塑化剂风波曾波及全台湾,导致台湾食品行业一度遭受重创。大陆媒体对此报道甚多,料想白酒业的高管们对此不可能从未风闻。若别人的教训不去汲取,则是一种失职;若是白酒企业也有所察,只不过自己掌握情况,对外有意隐瞒,性质就更严重了。
  白酒业的这个丑闻,很容易让人跟乳品业的乱象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两个行业的问题的确也有共同性。如两个行业均属饮料食品类,均为在近年中快速成长行业,均是在一定意义上重视外在形象胜于内在品质,如此等等。众所周知,乳品业几年来曾爆出许多问题,诸如产品质量频出差错、过度营销乃至违法营销等,让消费者相当失望。由此来看,白酒业塑化剂丑闻的出现,并不令人感到有多么的意外。
  饮料、食品要安全,这是消费者“呐喊的需求”。需求即市场。企业固然要重视自身的扩张与行业内外的竞争,但更要重视消费者的利益。乳品行业曾出现那么多的乱象,在监管因素之外,更有乳品企业只顾竞争、扩张,而忽略消费者根本利益的原因。乳业如此,白酒业在塑化剂问题上恐怕亦是如此。白酒业的塑化剂风波,当然也不能只是资本市场有所反应,政府监管部门更须介入。出现问题的企业,应该得到合适的惩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茅台涨价跟风者寥寥 白酒业或迎来景气拐点 2012-10-31
· 白酒业泡沫泛起 业绩高增长存变数 2012-03-29
· 沱牌舍得:白酒业务发力 2011-08-12
· 茅台领军 白酒业迎涨价潮 2011-08-04
· 白酒业资本重组模式或将分化为四 2009-10-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