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分管发行和创业板的证监会副主席姚刚
,正就“800新股发行如何去库存”的问题,向10家券商近二十余名总裁级高管问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排队在会审核企业有780余家,加上即将申报的,排队发行的企业共800余家,其中包括已过会待发企业40余家,如陕煤股份、EMS等融资上百亿的巨无霸,以及遵义钛业等苦候批文近五年的中小型IPO。但自10月底浙江世宝发行后,迄今IPO市场寂静无声,新股积压“库存”越来越多。 “这些新股还是要发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姚刚向参会的众券商高管发问。怎么发?现在可以说是高不成、低不就,批量不成、偶发不行、暂停更无可能。高不成者,三高圈钱已成众矢之的;低不就者,如有券商提出,可考虑引入低价竞争机制,市盈率越低,发行越快,且不说发行市盈率12倍的百隆东方
,因业绩变脸被证监会警示,这种“市盈率越低发行越快”的竞争手段,怎么看都像以低佣金抢夺客户的恶性竞争。批量发行集中圈钱,对本已羸弱不堪的二级市场无疑雪上加霜;偶尔发一两单,又难免会引发浙江世宝、洛阳钼业般的爆炒;至于明确宣布暂停新股,那是“逆市场化发行”走回头路,谁也担不起这个责。还有诸如存量发行、新股预备板之类,恐怕都是说说而已,无操作性。 而在笔者看来,所谓“新股去库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去库存者,产能过剩或产品供过于求之谓也,例如,在实体经济中,钢铁、煤炭,包括房地产,都要去库存。去库存的办法无非是:少进或不进原材料,先把产品卖出去,如房地产开发商,不批地、少批地,先把存量房空置房适当降价卖出去,实行以量补价;老旧设备和产能报废,实行产能升级,如宝钢股份以及不少钢铁企业所做的那样,等等。很明显,实体经济去库存去的是存量,而不是新股这样的增量。当前中国经济之所以需要去库存,主要原因在于,在当年4万亿天量投资下,许多传统产业和产能急剧扩张,出现了重复基建,产品供过于求等问题。同样,我们的股票市场也要去库存,原因也是自2007年开始的发股大跃进,“股能”过剩,股票严重供过于求,而且相当一部分股票质次价高,而非物有所值。所以,股市去库存首先是二级市场的存量去库存,加快垃圾股退市
,大股东回购,私有化等措施,而不是增量即新股去库存。 是的,股市需要新鲜血液,但在整个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股票严重过剩,鱼龙混杂消化不良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清洁股市,清洁投资环境,为股市减负减压,而不是在“新股去库存”的借口下为股市增负加压。中国经济结构要转型,过剩产能产业一定要去库存,库存不去,转型难转,可以说,去库存是经济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对中国股市来说,800家新股去不去“库存”,对资本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并非至关重要。试问,这800家新股三年、两年不发,中国经济会出什么大问题吗?不会,决不会!吐故纳新,非吐故不足以纳新。 有人说,近一两月新股发行已基本暂停,二级市场照样跌跌不休,这说明发新股并非市场大跌的主因,于是得出维稳行情结束后,新股应尽快启动尽快去库存的结论,此言差矣。中国股市的问题就出在前几年发行的新股次新股太多太次价格太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三年熊冠全球的二级市场,就是在为前三年雄冠全球的一级市场买单。 最近,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坦率承认,证监会应对股市下跌负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全部和绝大部分责任。当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人因股市下跌亏钱,主要责任都在自己。那么管理层该承担什么责任呢?最重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应该真正确立起把投资作为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将融资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姚刚要向投行老总问计,更应该向普通投资者问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