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PO市场呈现的景象令人疑惑,一方面股市极度低迷,IPO通道被收紧到几乎冻结的程度,发行价也跌到了最低只有七倍市盈率的水平,最差情况下融资额甚至已抵不过发行费用,而另一方面,企业的上市热情却有增无减,仍源源不断向独木桥涌来,排在IPO队伍里的企业已达800家,相当于上市公司数量的40%。
问题是,为何仍有这么多企业愿意挤进来?显而易见的解释是,股市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少有的融资条件优厚且透明化程度很高的融资窗口,一旦进入这个窗口,今后选择适当时机通过增发或发行企业债再融资就比较方便,所以哪怕首次发行代价高昂,甚至融不到多少资金,也要先挤进来再说。
这就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其他部分为企业提供的融资条件需要改善,这一点在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常规信贷政策上,是明显的,这从民间借贷和高利贷的兴旺中也可看出。许多资金需求本可以通过常规信贷而不必以扩大股本的方式来满足,但由于对一些民营企业的门槛较高,加上阶段性的紧缩政策,令一些企业转向股市。
当然,扩大股本也可向风投或PE等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实现,但这些投资最终都将通过上市退出,目前排队中的企业有些可能正是出于待退出的状态;而且,寻求这些融资渠道还面临一个问题:风投和PE并非都是消极投资者,许多会要求企业家放弃某些方面完全控制权,甚至直接介入经营决策(特别是当投资者预期短期内无法退出时),而这是许多企业所不愿接受的。
照理说,企业变成上市公司也会丧失许多控制权,特别是来自监管法规的各种要求,所以在国内产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比例如此之高(与GDP总量的比值只略低于美国),本身就值得特别注意。在工业化刚刚完成、市场制度还需完善、企业组织还需成熟、职业经理人也需要成熟的条件下,创业未久的企业急着上市并不是最好策略,现阶段正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发挥其构建商业模式和创建企业组织的核心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由创始人完全控制的私人企业比上市公司更能胜任。
不过,一些企业或许早已找出在寻求上市的同时保留完全控制能力的办法,这就在于部分上市这一普遍做法之中,通过安排复杂的控股结构,企业家得以将需要完全控制的经营和决策活动保留在上市公司之外,避免手脚被束缚,而只是将一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上市了,这么做对于现阶段的企业发展或许是有利的,但对于股市投资者却意味着额外的高风险。
IPO的景象,或许也带来这样一个启示:国内证券市场制度需要在确保上市公司品质方面建立一种更可靠的常规机制,而不只是在入口处设一个严厉的关卡。如果仅有入口关卡,那么很多企业所操心的只是如何通过这一关卡,而一旦通过,就不大会在公司治理水准和信息透明度上做更多努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都愿意在这儿等着,也不愿出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