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疏导史上最严重的IPO堰塞湖?有券商近日建议,在新三板设置一个“预备板”,明确指出某一时点后申报的企业将在这个预备板先挂两年,一些短期做业绩、缺乏诚信的企业将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而一些运作规范、持续经营的企业就会涌现出来。 类似的建议在市场上曾经有过。某券商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今年3月提出,拟上市公司先上新三板挂牌预热,规范发展一段时间,信息披露充分、估值定价合理了,再上市会更平滑顺畅。对此设想,有券商人士认为,如果实现强制性预备市场,可以晒晒更健康,而现在IPO披露提前1个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企业先在新三板挂牌,问题将暴露更多,做市商估值后,企业如转创业板,就不会给投资者带来特别大的风险。 可见,预备板的设立是先晒健康,再IPO。预备板应起到两大作用,一是晒健康,预防上市后快速业绩变脸;二是缓解IPO压力。这样的设想,意在化解高悬的IPO堰塞湖。2000亿元的RQFII新增额度13日晚上正式宣布获批,且媒体透露消息称,预计本次新增的2000亿元额度也将很快用完,届时监管部门还会继续增加投资额度。如此针对股市“输血”的举措,在14日却没能迎来上证指数高开。尽管沪市当日收盘小幅上涨0.37%,但成交量只有358.8亿元,创出今年9月以来的单日最低。RQFII额度新增的消息遇冷场,一方面说明RQFII和QFII额度的增加难以实质性改变股市资金面;另一方面,表明外资流入不足以消除投资者对IPO堰塞湖的担心。 提振当前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单靠开闸引入新资金不解决问题。IPO堰塞湖如何疏导,是投资者更关心的问题。IPO排队上市的企业“鱼龙混杂”,透过今年以来新股业绩变脸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不难预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公司属于潜在变脸者。若通过预备板的设立,把那些业绩包装及持续盈利能力缺乏的公司“踢出局”,既可提高IPO质量,遏制圈钱之风,又可减少IPO数量,局部消化IPO堰塞湖。假如把关标准严格且预备时间不过短的话,有20%左右的排队企业经不起晒健康不足为怪。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好事,可避免碰到类似珈伟股份、温州宏丰等业绩变脸股而始料不及。 预备板设立的另一个作用,应该是化解IPO短期集中上市的压力。从管理层的现有表态来看,近800只新股“还是要发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既然“还要发”,又要减少市场遭冲击的压力,必须考虑投资者可承受的扩容节奏。若再像前几年那样IPO大行其道,肯定不利于股市的稳定,也是当前跌至2000点附近的A股市场难以承受的。先挂在预备板上,意味着这些公司的IPO被“缓期”。若IPO短期上市“抽血”压力得以减少,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当然,设预备板只是应对IPO堰塞湖的一个设想,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何一边近年上市的IPO数量不少,另一边仍形成如此大的堰塞湖。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此次券商座谈会上指出,“要从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情况中转变过来,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直接融资提供服务”。确实如他所指出的,若不能告别企业融资“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减少IPO上市圈钱与造富的冲动,设预备板的作用存在局限性。若更多像南大光电、浙江世宝那样的未上市即变脸的公司都要
“挤独木桥”,又如何使A股市场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现有的近800家排队上市的企业以外,或许还有大量上市需求未“浮出水面”,IPO堰塞湖的背后会不会又是“堰塞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