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道德银行”是有益的道德实践
2012-11-12   作者:陈尧(云南 职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每做一件好事,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存入公交公司为员工所开的“道德银行”账户中,当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还能兑换相应的奖品。今年8月起,浦东公交金高公司推出了这项“好人好事不白干”的活动,得到员工积极响应。
  早在几年前,郑州市、株洲市、鹿城区五马街道永宁社区、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等地或单位都曾开设过类似的“道德银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道德银行”都走向了名存实亡甚至“倒闭”,最后成为一个永远的记忆。
  正因为有了许多前车之鉴,人们对浦东公交金高公司推出的“职工道德银行”的发展前景和实际效果并不看好,认为它终归难逃昙花一现的宿命。不过笔者觉得,相较于其他已经关门的“道德银行”,该公交公司推出的“职工道德银行”或者说“好人好事不白干”活动,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为此项活动是在公司系统内部搞的,对内而不对外,人员范围相对稳定、组织实施相对容易、评比表彰相对简单。
  除了操作技术和评价程序等方面,“道德银行”还在概念上、内涵上被质疑。不少人认为,“道德银行”过于功利和世俗,按照市场化的操作手法来运作,不仅矮化了道德,玷污了道德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而且强化了拜金主义,不利于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这种观点固然不无道理,但问题是:空喊人尽皆知且貌似抽象枯燥的道德口号究竟有多少意义,究竟能唤醒多少人的道德自觉和实践理性?
  真正做好事的人是不求回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和社会不应该回报这些人,毕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当“善有善报”不时变成现实的奢望时,利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来褒奖“好人好事”、唤醒沉睡的道德乃至失落的道德,无疑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至少是一种关于道德实践的有益探索。
  公交公司开“职工道德银行”,不见得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问题,何况“道德币”多的人未必就是“道德富翁”。但无论如何,“职工道德银行”作为一种道德实践,人人皆可参与其中,我们应该给予它必要的宽容和鼓励。特别是在抽象的道德教化越来越力不从心、“道德沙尘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争客源抢事件 长沙9家公交公司竟成违法大户 2008-06-18
· 长沙9家公交公司竟成交通违法大户 2008-06-18
· 私营公交公司该不该为“老人免费”埋单? 2007-11-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