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休养生息股票市场
2012-11-09   作者:马方业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中国的融资体系之“车”喻为“三轮车”,可能更恰当些:“三轮车”前边的超大轮子,可以代指间接融资,后部的两个小轮可分别代指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 

  融资体系之“车”就像“三轮车”

  1886年,一位名叫托马斯·史蒂文斯的英国探险家曾骑着一辆“高轮车”或说“大小轮车”,从广州出发一路向北骑到了千里之外的九江宝塔,从而完成了跨越中国东南部的一次非同寻常的旅途之路。
  史蒂文斯所骑的“高轮车”,前部有一个超大轮子,后部有一个很小的轮子。正是靠大前轮,史蒂文斯把车带得更远更快,超越了先前的任何东西。这很像中国经济,又像中国的融资体系。之所以说像中国的融资体系,是因为中国的融资体系之“车”,也有一个大前轮,即间接融资,亦有个后小轮,即直接融资。
  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中国的融资体系之“车”喻为“三轮车”,可能更恰当些:“三轮车”前边的超大轮子,可以代指间接融资,后部的两个小轮可分别代指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
  那么,这辆“三轮车”的前后轮大小是什么样呢?或许看看这个数据大家就比较直观了:2011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75%左右,而同期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只有14%。要注意的是,中国融资之“三轮车”,不仅前轮与后轮不匹配,两个小后轮大小也不一,股票融资之轮很大,债券融资之轮则要小得多。至于两小轮的大小,大家也可以通过下面的这个数据直观感受: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股票融资达5073亿元,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仅1707.4亿元。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从这个更有说服力的历史数据感受一下:央行发布的《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54.79万亿元,这就是当年“超大轮”间接融资的规模了。有媒体统计显示,过去的17年间,包括新股发行、再融资等,沪深上市公司共计集资仅为可怜的4万多亿元。4万亿的数据,连2011年银行贷款余额的零头都未超过。
  同时,债市融资这个“小小轮”还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即以国家信用而非社会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券明显超大;市场分割,不畅通难互联等问题仍然存在。如此的架构,要想中国的融资体系之车今后又稳又快地跑起来,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有侧翻的风险。因此,不改革,显然不行。

  发展债券市场意在加长资本市场“短腿”

  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作为资金融通的两种主要方式,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这部“三轮车”,助推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这部“三轮车”,将中国A股的市值推升至全球第二。然而,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特别需要投融资结构的转型,特别需要改变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平衡,尤其是通过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主要是公司债市场),补齐直接融资短板,加长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
  关于债券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积极的。早在2004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偿债保障机制。逐步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
  自此以后的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及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十分强调债券市场发展。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日前批准了由一行三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并于今年9月17日正式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全面发展金融服务业,“十二五”时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该《规划》还特别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15%的量化指标,可以说是“十二五”期间为数不多的量化目标之一。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战略高度。
  毫无疑问,这种战略高度与地位的确立,正如笔者前面所述,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之需,是补齐中国经济直接融资“短板”,加长中国资本市场“短腿”之需,亦是A股市场休养生息之需。尽管债券市场在“国九条”颁布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债市远超股票市场3-10倍的规模相比,中国债券市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直融着力点在于积极做大债市“小小轮”

  对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就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说,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角度讲,从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讲,最大的潜力在债券市场。他还在多个场合谈到,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最近两三年中国股市的筹资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达到55%左右。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不在股票市场,而在债券市场。
  其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情况看,债市融资之轮一般是远远大于股市融资之轮。反观我们,股权融资近年来总是勇冠全球,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股市却是熊冠全球。上证指数自1664点以来的5年间,漫漫熊市竟吞噬了7万亿的财富。全流通大背景下的中国股市,已经难以承受直接融资过度倚重股权融资方式之重了。
  因此,解当前企业的融资之渴,比较实际的做法只能是多多依靠债市。积极做大债市“小小轮”,好处也是多多:不仅仅可以让间接融资这个超大轮小下来,而且还能将银行系统不良贷款这个中国经济宏观层面出现的风险降下来或化解掉;不仅仅可以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冲动,缓解股票市场长期以来巨大的融资压力,从而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一旦大公司偏好债券融资,还能为中小微企业腾出更多的银行信贷空间,解决眼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好实体经济,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彰显债券市场比股票市场更为基础的经济意义。

  做大“小小轮”休养生息股票市场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今年9月14日,分别有63天和60天没有公布新的主板和创业板拟上市公司预披露材料。IPO审核“空窗期” 或超50天。如此,这将再次出现3年来跨月度IPO断档现象。
  历经5年熊市,再加上跨月度IPO断档现象,这不得不让人们感觉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之间的不平衡使得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看上去越来越不那么平稳,越来越难以平复IPO大扩容所带来的前进路上的颠簸了。
  IPO断档,让人联想到管理层暂停IPO以利股市休养生息。但是,对此,证监会却否定了这一说法,并表示说,新股发行节奏是市场自主判断和选择结果,证监会不会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和数量。笔者认为,既然监管层目前掌控着上市速度,作为一种调控艺术,根据市场的低迷现实,适当放缓审批速度也是可取的。如果以暂停新股发行的方式,让股市得以休养生息,并不妥当。因为这只是用一种行政方式代替另一种行政方式而已,治标不治本。
  要提醒的是,股票市场不是证券市场的全部,至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债市“小小轮”的说法,其本身凸显的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结构上的失衡。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社会信用人制度培育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债市发达了,就能提供一个不同期限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水平或收益率曲线与资产贴现率。而贴现率是投资人进行实业和资产投资理性评估的最重要参数。有此,股票的估值才更为合理,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才能发挥,利率市场化才更有了根基。因此,一个繁荣与发达的债市,不仅能减轻股票融资的极大压力,而且能够化解当前股市尤其是创业板与中小板泛起的估值泡沫,改变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价格的失衡局面,甚至可以给银行解忧,给间接融资解困。“小小轮”做大了,何愁股市不能休养生息?减轻股票融资重压,加重债市融资是时候了!或许再过三五年,随着债市“小小轮”的长大,证券市场将在两条粗壮之腿的带动下,走得更为稳健!
  总之,当前中国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对持续低迷的中国股市,都将是一剂良药。 如果说当年托马斯·史蒂文斯骑着一辆“高轮车”完成了跨越中国东南部的一次非同寻常的旅途之路,那么,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未来中国融资体系的“三轮车”也可以又好又快地完成助推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重任!毕竟,如同《人民日报》今年7月刊发的文章所呼吁的那样;企业融资要多靠债市,股市已到极限!更何况,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未来的债市将担起通过金融体系把资金注入实体经济,注入中小微企业的重要的新渠道。而且,债市的发展与壮大也为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尽快入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华夏基金:海外债市投资恰逢其时 2012-11-09
· 西班牙债券市场明年将面临更多困难 2012-10-30
· 资金面放宽促债券市场反弹 2012-10-19
· 亚行:亚洲债券市场风险增加 2012-09-11
· 韩国评级被穆迪升至最高 其债券市场被视避险天堂 2012-08-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