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称,日本制造恐龙轰然倒地。日本制造的衰落,将是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的最大看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披露,根据CapitalIQ的数据,如果松下、夏普和索尼没有算错的话,他们到本财年底合计将亏损37万亿日元
(合460亿美元),相当于此前18年的利润总和。夏普承认,能否生存面临“实质性疑问”,夏普得向政府求助,而松下将实行更多资产减记和重组,唯有索尼今年还有望盈利。但报道以嘲讽的口吻说道,在如此糟糕的一群企业中做到最好并不能说明什么。
研发、重组,似乎都不能拯救这群恐龙,原因何在?
日本企业的创新努力体现在研发费用上。2009年11月16日,欧盟欧洲委员会发表了有关2008年企业研发费用的报告,丰田汽车公司以76.1亿欧元从上年的全球排名第4跃居榜首,美国微软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研发费用排名分别在第二和第三位。在前50名企业中,日企占据了13席,其中,本田排名第11位,松下第14位,索尼第16位,日产汽车第22位。日本的研发费用不弱,重视研发一以贯之,但如今却被残酷地抛弃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圈之外。
仅有研发费用是不够的,研发方向是对未来投资者兴趣的豪赌。日本企业靠精细,可以在某个领域精益求精,却不能把握发展大趋势,也不能像苹果公司一样充分引领消费者的兴趣。夏普公司于今年5月31日发布消息称,公司开发出世界最高转换功率太阳能电池单元,光电转换效率高达43.5%,但家庭用太阳能电池与液晶面板一样,陷入价格战,无法给公司带来强劲的盈利增长点。
在这波智能工业化浪潮面前,日本企业仍然在硬件领域耕耘,把等离子、液晶做到最好、最薄,却没有给全球消费者带来足够的惊喜。所以,日本人的技术可以用在全球大品牌上,却没有为自己的品牌增光添彩。日本的家电业可以战胜中国的家电业,却没有办法阻止全球基于智能技术的新视听浪潮,苹果iPod一出,宣布了随身听死刑;智能手机一出,宣告了功能手机的死刑。智能化时代竞争之激烈、割喉战时间之短远超此前最残酷的想象。
日本企业很努力,但方向错了。越努力,就错得越离谱。日本大企业大到不能倒,一旦大企业出现问题,就相当于给日本整个电子行业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日本企业希望借助重组获得新生。《金融时报》某专栏作者表示,松下在过去10年中的重组已花费6350亿日元,索尼花了5900亿日元。重组不仅降低至多三分之一的营运利润率,摊薄了比平板电视还要薄的利润率,还直接造成了大规模的资产与商誉减记。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并购对象,在资产“容颜尚好”时不愿意向中国等国出售,这是典型的岛国心态,只重视防守中国这个近在身边的对手,却没有料到真正的敌人——美国与韩国的暗度陈仓,直捣黄龙。
宽容的消费者没能促进日本企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消费者满足于磁带,满足于最小的随身听。在中国,DVD已经充斥大街小巷,助长了企业固步自封的风气。阻止技术移民、动辄陷入外交事端,都是缺乏战略眼光、封闭岛国心态的体现。
韩国也是大企业为王,尤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利用资金过剩契机,韩国利用收购等办法将造船企业做成财团。幸运的是,由于具备国际化眼光,在全球布局,韩国大企业赶上了智能化浪潮。三星的销售在过去10年期间平均增长15%,日本的电子巨头们平均年增长仅达2%。今年2月18日,《经济学人》杂志题为《韩国:亚洲的年度模范》的文章,强调了市场化与国家干预的结合,以及国际化。近几年,韩国政府推广这一成功模式(尤其是在电子、汽车、建筑和造船业),成立了各种组织和项目,设立韩国开发研究院吸引全球学生前往学习。据笔者了解的情况,从亚洲到美洲,即使是柬埔寨、蒙古等国,韩国商人扎根几十年融入当地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也有可能,某一天,在智能制造时代韩国没有跟上步伐,而日本企业在太阳能时代又迎头赶上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巨人,新时代必然送走旧恐龙,迎来新恐龙。
相比而言,美国模式风险最低。不仅有连续保持高研发费用的微软等恐龙,还有硅谷、麻省理工宿舍里数之不尽的创业者,旧恐龙倒地,新的恐龙也会诞生,并且是全球大大小小恐龙的集聚地。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1年全球研发规模排名为:美国(4016亿美元)、日本(1788亿美元)、中国(1043亿美元)、德国(926亿美元)、法国(578亿美元)、韩国(450亿美元)。各国争抢新技术高地,具有国际战略眼光、拥有一流的企业家的开放国家,才能掌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