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重入江湖,这比预期的要快许多,真可谓“去也匆匆,来也匆匆”。也难怪,民谚不是有云“男人炒过股,百业不入目”吗?这大概就是虚拟经济的神奇魅力之所在吧。 亚伟同志堪称中国的巴菲特。“股神”闭关多日,技痒难忍,迅速地再入江湖牛刀小试一把,原本真也情有可原。但需要警惕的是,大有好事者却偏偏要拿此事说事儿,以亚伟同志的私人偏好,证明A股市场“铁底”、“金底”、“钻石底”,甚或什么“金刚般若底”的到来,这就有点儿像拿高深的奥数题逗弄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真的有点不靠谱儿了。 在中国从事证券投资的族群以及附着其上的其他各类族群,往往“做多情怀”浓烈。但情怀一旦浓烈至极,双眼就要难免视物偏斜起来。在目前极为复杂的情势下,无视内外环境,只一个劲儿地唱多,“多”不起来,就哭喊着救市,总之是希望再来一个上涨多少多少点位的大牛市,就实在有那么点儿自欺欺人的味道了。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牛”也绝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能否认的是,导致目前形势日趋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流动性的恶意泛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就应该是人们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严肃命题。 流动性一旦泛滥起来,尤其是一旦恶意地泛滥起来,寻找价值洼地就成为其本能的动作,任何可供其实现利润的价值洼地就势必要成为被追逐、狩猎的对象。纵览目下的全球,中国以及其他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是最具“投资”价值的“洼地”了。 一般而言,在流动性可以自由自在、四处溜达的情况下,这样的“价值洼地”会被迅速地淹掉,汹涌而至的流动性,其速度和威力应该能和飓风桑迪有一比。在流动性迅猛地冲击下,“洼地”国家各类资产的泡沫会迅速膨胀,表面看起来,经济会高歌猛进,社会也欣欣向荣,大大小小的“房东”、“股东”以及各类什么大散、中散、小散们也一定会欢欣鼓舞、信心满满,进而踌躇满志起来。但这个美妙的过程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海啸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时机一到,大潮退去,“洼地”还在那里,不离不弃,但“价值”还在不在就真的不好说了。 不过,这样的“盛装假面舞会”表演多了,地球人就都有了经验,知道盛宴过后一定一片狼藉,都怕脏了自己的鞋,早早踮着脚尖溜边儿站,就等司仪宣布散会撒丫子呢。 不信?你看,号称自由港的香港,也绷不住劲儿开始很不绅士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打压了,而且所用手段看起来完全不像嫡传的“名门正派”的招数,显见被打急了。据说香港的股市也已经多少连阳了,不知道港府是否已准备好了类似的手段。不过,港股是先天很足的市场,股票全流通,法规也严谨,股指要真的不管不顾地一个劲儿涨起来,如何打压还真费思量。或许邀请A股回归H股之类的,也能算一招不错的“老拳”? 或许有人就会庆幸中国内地还有一道篱笆,但篱笆能挡住偷食儿的野狗,能挡住水吗?在全球经济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洪水滔天”的时候,你的篱笆扎得再紧,恐怕也于事无补。不准备点儿恶狠狠的招数——比如严控房价、对股市严防死守、主动调降经济增速等等——恐怕很难过关。而这个关过不去,中国的损失,估计将很难承受。殷鉴实在未远啊! 有乐观的人或许会认为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是陷入了“阴谋论”的狂想症里。其实,真没有什么阴谋,都是阳谋,事实就摆在那里,地球人都知道,开动印刷机疯狂地印钞票,除了能带动那么一点点电力、油墨、纸张的消费外,不但消弭不了危机,甚至还会加剧危机向更深层恶化的趋势。但有些人却就要这么干,搞出了QE3,甚至还要“上不封顶”一下,警告世人或许还会继续QE下去,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嘴脸,这就不能怪别人以最坏的恶意揣摩其动机了:或许是幻想着把其他人全都打趴下?当然,如果真实现了这个目标,他自身的危机肯定是化解了。但这种害人利己的做法,实在让人不齿,不但有失大国的责任担当,而且简直就等于在自己的船头明目张胆地升起了海盗旗。好在天道均衡,这种损天下利一人的做法真的很难成功。都吃五谷杂粮,谁能比谁傻多少呢? 如果大家记忆力不是太差,就应该还记得2010年底,周小川曾经抛出过一个“池子论”。在世界范围内,周先生是颇得格林斯潘真传的大家,谈看法、讲观点,凡夫俗子听来往往不得要领。不过鉴于“池子论”抛出后天下猜疑不断,周先生很快就“破天荒”地站出来详解了一番——“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可以让热钱进入其中,再进行100%对冲,使经济免于负面影响。 随后,“池子论”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不过,现在回头看,这个“池子”或许正如当初有人猜测的那样,理解为股票市场倒还真的颇为貌合神合。从那时到现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A股市场这个池子扩容的脚步一刻也没停,容量真的大了不少。其间,股指略有异动,“红筹股回归”、“国际板挂牌”之类的“狮子吼”就会立即响彻寰宇,股指也总会马上随之萎顿下去。 在流动性恶意泛滥的背景下,目前基本可以预期,国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很难有大的松动,股票市场也很难出现投资者期望的大行情,我们甚至还需要做好经济增速进一步主动性调降的准备。至于这种“冷磨合”的局面何时结束,大概还要取决于这场流动性恶意泛滥的“热舞”如何收场吧。或许,“勇敢者游戏”的始作俑者一时半会儿下不了台,出现烈度更大的“热磨合”也不是没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