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止冷转暖,已然成了全球经济界议论的最热话题之一。笔者要说的是,就中国这一轮经济减速的复杂性来看,单单一个PMI的回暖,还无法证明制造业已经触底,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强化,“裸泳者”已经出局,重复建设已经给止住,进而,反弹属于效率型的而非数量型的。
不可否认,PMI确是全球经济界公认的判断一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活跃程度及其前景的一个最重要的先行指标。但最好并非意味着完美。实际上,这个指标因其过于简单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最明显的缺陷是有一种以“看好者”盖过“看淡者”的倾向。
PMI编制很简单,就是分类选择数百家企业,逐一去问每家企业采购经理们对业务现状及前景的看法。按照“改善”、“未变”和“恶化”三种答案分类加总。将“改善”论者的人数百分比加上不变论者的人数百分比的一半。除极端情形外,一般并不考虑“恶化”论者的人数。这样,若100%的采购经理回答“改善”,则指数为100,若有30%人答改善而40%回答不变,则得50。即便100%的人回答未变,也能得到50个点。
若笼统地看PMI,很可能产生以点概面的判断失误,而忽略了制造业面对的真正难题。
PMI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里差别很大。新近公布的PMI数据显示,2012年10月总的PMI虽然突破50的冷暖“分界线”而达到50.2,但大中小企业差别很大,其中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差异可谓冰火两重天。若不加分析而笼统地认为制造业已经回暖,则无形中会忽略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一环,即民营企业与民间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及其可持续问题。
进一步地分析,若就这两类企业PMI一热一冷的原因来看,则不能不考虑两类企业与政府及“体制内”正规金融系统联系的差异。我们知道,国企尤其是央企与政府及正规金融系统联系密切,是宽松宏观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民企与政府及正规金融系统的联系若即若离,即便再宽松的政策,由于缺乏行业进入的制度保障,也找不到好的项目去投资。两类企业及其经理人对于行业现状及前景的看法自然会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