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仅制度升级还不够
2012-11-01   作者: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于10月1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与现行召回制度相比,新条例完善了召回的启动、实施和报告三个程序,同时加大了对拒不召回车企的惩罚力度,隐瞒缺陷、拒不召回者,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于畅销车型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千万元以上的惩处。
  汽车召回制度趋于严厉,意味着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汽车召回制度从部门规章“升级”成了法规,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也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现行召回制度出台的背景,是汽车业速度取胜的时代。谁推出车型多,扩张速度快,谁就可能占得市场先机。发展到今天,在汽车业因为市场容量、限购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趋于饱和之后,拼速度已非易事,拼内功的价值越发凸显。市场的拐点也是相关政策升级的拐点。加大汽车召回的处罚力度,不仅配合了汽车产业已经到来的转型,而且强化了对中国汽车业今后发展的品质要求。
  尽管新的汽车召回制度是顺势而出,但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还是个未知数。新制度提供的新保障,是否会在现实利益考量中遭遇阻力,甚至化作无形,都需要进一步观察。
  首先,从召回前期程序说,谁来负责汽车缺陷的技术认定,就可能是一个难点。尽管理论上说应由中立的第三方负责鉴定,但实际情况是,第三方鉴定机构仍然不足,而且难以剥离或阻断鉴定方与相关汽车厂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想见,在对于隐瞒缺陷、拒不召回者的处罚力度成几何级倍增之后,生产厂家寻求与鉴定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冲动将有增无减。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缺陷鉴定可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寻租空间。
  其次,从国产汽车业的发展角度讲,需要明确,在汽车召回中合资厂、外资厂应是平等待遇,不能借保护国产汽车业为名,有意无意地设置豁免地带。国产车一贯鲜有召回案例,对于汽车召回制度仍很陌生。一旦危机出现,很可能选择非市场化的救赎途径,对此应有准备。此前,在外资品牌的汽车召回事件中,国人已经倍感双重待遇所导致的不公正。这种不公正,不能在国产车上重演,否则,不是保护国产车,而是扼杀其成长空间。
  再次,新汽车召回制度尽管趋于严厉,但就本质来说,还属于体制内裁决。即业内人负责鉴定是否存在缺陷,业内人启动召回程序,业内人决定处罚力度。在所有环节中,外部监督权并没有明显增加。从召回制度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来讲,设置外部介入和监督窗口,让其参与到召回进程中来,才能真正起到良币淘汰劣币的作用。
  由此,汽车召回,仅仅从文本上实现制度升级还不够。相较于文本,优化监管环境,引入外部监督,是汽车召回的经不被念歪的根本前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汽车召回条例获通过 2012-10-30
· 汽车召回 一剑磨十年? 2012-10-15
· 近两年主要汽车召回事件 2012-03-16
· 汽车召回制度即将落地 2012-03-16
· 丰田汽车召回忽略中国市场 2011-01-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