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3岁了。作为一个3岁的孩子,它既被寄予压力山大的期望,也收获无数吐槽。无论如何,它一天天在长大。 关于创业板的吐槽又多又狠,情绪激昂,真想问问元芳怎么看。试说一二:想想大股东套现对股价的打击,其实那些上市后身价动辄数十亿的老总很难把那个高高在上的数字悉数换成真金白银;想想那些被控诉的高市盈率,总对应着那么一群也许太自信也许不够淡定的新股投资者,不知有没有令投资者保护狂热者恨铁不成钢并偶感精神分裂;至于传说中作为唯一为创业板买单的投资者,鉴于投资者群体太大,赚了钱的投资者很可能在旁偷乐无暇参与控诉,咱也不好随意代言。 笔者承认,创业板很难说是个优等儿童。只是,创业板是否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股票市场的供需失衡、部分投资者的欠理性、发行人的造假冲动、中介机构的尽责归位不够,如此等等。创业板之痛,绝大多数并非仅仅来自创业板的土地,而在那片更为广袤的土地上,生出创业板来,未尝不是一步前行、一种治疗。创业板这么一个市场,自起意筹备至正式推出,历经约10载。至正式推出之时,力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各种举措,深意不少,依然迎来了市场劈头盖脸的洗礼。 在一个还不够成熟的市场上期待白马王子的横空出世,总归还是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还是从小马驹开始成长来得踏实。望之深,责之切,如果换个平常心来看呢?第一,创业板这个市场,进来的是某些特定行业和特征的企业,波动、风险与收益并存;第二,如果出现有强烈造假冲动与精良造假技术的企业,加上铤而走险的中介机构,未必可以被精准识别并拒之门外,未必能杜绝中国的“安然”;第三,这市场上有一群狂热的投资者,会给出狂热的价格,因此也许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冷静;第四,和其他股票市场一样,这里不是只赚不赔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为一名曾经的股票小散,笔者从未投资过创业板,也从未申购过新股。为什么?研究不多,缺乏兴趣,主动远离,以图安眠。每当见小散谈及市场环境太差、股票投资亏损,笔者总想问问,为了这笔投资,请问您花了几多时间几多精力?当然不是说研究一定带来盈利,只是怨天尤人的情况太常见。 看看这3年多少投资者擦肩而过的创业板牛股,如蓝色光标、易华录、富瑞特装、聚龙股份等。这些创业板股票的机会曾经摆在每一个投资者的面前,不问来人是谁,一律平价出售。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仅好吐槽而不喜自省者是会扪心自问,还是会继续吐槽呢? 笔者写下以上段落,内心已未免忐忑恐犯众怒,却也实在不吐不快,可见吐槽实在是一桩畅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