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读者:新华社驻悉尼记者傅云威任期已满“看澳洲”专栏今后由新华社驻堪培拉记者徐海静主持,同样精彩,敬请关注。
对于澳大利亚民众和媒体来说,华为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它成就斐然,却似乎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所以,当今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宣布禁止华为澳大利亚公司参与澳大利亚国家宽带网项目的竞标时,澳媒体和民众并没有太多人质疑政府为什么不公布禁令的具体原因,而是迅速接受了这个决定,而且,他们对于华为的神秘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大约一半澳大利亚民众正在直接或间接享受着华为的服务。
华为澳大利亚公司董事会主席约翰·劳德日前走出了打破这神秘感的重要一步。他前往首都堪培拉的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题为“全球化、创新和安全”的演讲,坦诚面对来自澳大利亚和国际知名媒体的尖锐问题。
在讲述华为的成长故事之前,劳德坦率承认,华为有一项功课没有做好,那就是与普通民众、媒体以及政府的沟通。长时期以来,华为一直是一家只需面对公司客户、无需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所以华为感觉没有必要向普通大众“销售自己”。然而随着业务领域的扩展,也随着华为行业地位的逐步提高,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继续低调只能增加神秘感和不信任感。
“过去5年里,华为已经认识到,必须大步迈向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管理。”劳德说。
当然,开放和透明是讲策略的。针对华为最多的指责是安全,那华为就掰扯掰扯安全问题。在24日的演讲中,劳德呼吁澳大利亚建立一个信息安全评估中心,以便让信息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政府等各方携手工作,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
劳德建议,这一中心可以测试将要安装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项目中的电信设备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如果所有电信设备供应商都接受这样的安全检查,华为愿意完全无限制地开放源代码,条件是其他供应商也应达到同样水平的透明度。
源代码对于一个电信业公司来说可谓核心机密。做出这样的表态,体现了华为的底气,也将了竞争对手一军。
针对外界质疑颇多的华为另一个“秘密”——员工持股情况,劳德也给出了数字:华为全球有14万员工,目前有6万名中国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受限于中国法律的规定,华为外国公司员工尚无法获得股份,但这是华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其实,华为的具体持股清单都提供给了澳大利亚或美国的调查者,只是因为涉及隐私原因无法提供给媒体。劳德甚至回答了澳大利亚记者关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持股比例的问题。
25年时间,华为从一家中国本土企业成长为足迹遍布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达到14万人的跨国公司。对于这样的新情况,整个电信业在适应,许多国家的政府在适应,华为自己也在适应。就像劳德所说,华为正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跨国大公司。这包括分公司的本土化,比如华为澳大利亚公司率先建立了本地董事会,近千名员工中80%是本地人;这包括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比如资助一些当地大学生,给予他们实习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前景规划;这也包括公司的整体品牌战略,比如华为澳大利亚公司赞助“堪培拉突袭者”橄榄球队,融入主流语境,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
其实,在国家宽带网项目上遭受打击之后,华为澳大利亚公司展开了有效的危机公关,其核心就是坦诚面对质疑。所以,在这次美国国会出台报告之际,有更多澳大利亚媒体展现出较为客观的态度。《澳大利亚人报》驻华记者迈克尔·赛恩斯伯里就表示,华为起码应得到一次公开的质询机会,以便就针对它的那些指责一一作答。
人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态度更加开放坦诚,管理更加成熟稳健的华为会有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