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它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财政部、人保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订。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内容的《工资条例》,曾被公众寄予厚望,但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有关人士表示,由于这一条例争议较多,在一些垄断行业的强烈反对下已经“夭折”。(10月28日中国网) 胎动了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事实上,胎动八年之久、正式出台已闻楼梯响却总确定不了具体时间,已经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现在看来,《工资条例》夭折,只是艰难博弈的一个具体表现。虽有消息表示,夭折的《工资条例》部分内容将被融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但由条例到文件,其规制力显然将大打折扣。
一定意义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真正博弈才刚刚开始。在一些参与方案讨论的专家看来,“现在正是方案制订讨论最多,争议较大的时期。”一般来讲,在一部法规或者一个改革方案出台之前,讨论越多、争论越激烈、博弈越深入,出台之后的实施就会越顺畅平稳。但从目前来看,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讨论和争议,却未必能够达成“常规性”的结果,博弈或将深度持续。 据报道,改革总体方案是纲领性的文件,“不会涉及具体规章”。由此可以想象,如果连改革方案的起草、制订和出台都如此艰难,纲领性文件面世之后具体的执行条款和实际落实,将会面临怎样艰难的博弈过程。《工资条例》夭折,表现出的或是某些高收入行业拒绝被纳入利益调整的平台,那么,改革方案出台之后,进入到真正的利益调整阶段,阻力显然将会更大。换句话说,割肉的刀才刚刚打磨即遭到强烈抵制,实际割肉时这种抵制就会愈加强烈。 有关人士不免忧虑,“真正实施起来时,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相互协作,发改委也难以协调。”从这个角度看,改革方案出台之前的博弈虽然艰难,但更艰难的博弈或将出现在真正实施的阶段——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过程,却不应是一个始终处于被动的过程。走出这种尴尬而艰难的博弈境地,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如同调控房价一般坚定态度不动摇;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丰富“技术手段”。 直接来看,与即将出台的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是应该给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约制一个分解落实方案的时间表,在时间表内要拿出具体的路线图。同时,鉴于博弈如此艰难,不妨将相关信息尽可能公开,让关涉自身利益的民众直接参与到讨论和博弈中来,改变目前利益表达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推动改革方案的落实。 除此之外,应该加快收入分配之外的其他方面改革。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唯其如此,才能减少收入分配改革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