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0月17日在新德里举行的第四届“统计、知识和政策”世界论坛上说。 该论坛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中心议题是把度量幸福放在政策制定的核心地位。 OECD关注幸福感已有十多年时间,去年推出了更好生活指数(TheBetterLifeIndex),从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领域的11个方面,对34个成员国(主要为发达国家,亚洲有日本和韩国)和两个非成员国(巴西、俄罗斯)的幸福感进行比较。这11个方面是:住房、收入、就业、社区、教育、环境、公民参与和治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论坛声明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渴望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更加包容的社会,它能保护而不是伤害让子孙后代过好生活的机会。人们关注生活条件,希望减少贫困,但也关心生活的质量,包括工作条件、健康和技能、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和社区中他人的联系、公民的知情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更好的治理和体制。 幸福感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可能更为复杂。印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MontekSinghAhluwalia在论坛上指出,印度的人均GDP只相当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0%,GDP要翻两三倍才能达到实现幸福所需的多项指标,因此要完全忽视GDP是不可能的;但GDP只衡量物品的产出,不衡量“负的外部性”,例如环境的损失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污染、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些问题也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还没有幸福评测体系。马建堂在论坛上介绍了广东省的“幸福广东”指数评价工作和幸福感测评工作(从全省抽取7000户居民进行),他说国家统计局也开展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评价和发展与民生指数的测评。 测量幸福感不容易,因其有一定主观性。日本和韩国在OECD的幸福感排名都比较低,和国民性格与文化有一定关系。但即使是主观评价,如能通过每一年各指标的比较和各地区的比较,也会有相当的说服力,且能对“唯GDP”的政绩观形成一定矫正作用。希望“十二五”期间,国家统计局能按年度发布中国的幸福感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