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2011年全国31个省级机构的政府效率进行量化和排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政府管理研究院近日发布《201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江苏省再度成为政府效率最高的省份。 所谓政府效率,是指政府从事公共管理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实现政府最优产出,达到预定行政目标的水平和能力。政府改良绩效管理,是从企业绩效管理中得到启发,并应用于行政部门。围绕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北师大已经连续三年发布相关报告。从报告情况来看,省级政府效率总体变化趋好。 政府效率变化趋好,意味着在省级层面,政府绩效管理再获提升。这是近年来行政系统“绩效革命”所取得成绩的体现,也表明省级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逐年不断上升。评价政府效率高低,往往通过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等多个因素。政府效率的提升,也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经济与社会。 省级政府效率获得提升,无疑是件好事情。不过,从更多层级的行政部门绩效情况来看,省级以下部门,特别是不少基层行政部门的政府效率,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政府效率的低下有着许多主客观原因,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围绕政府绩效管理,也有不少现实的“短板”——要想继续提高政府效率,必须先补齐“短板”。 “短板”之一,政府职能常常不够清晰——言及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自是老生常谈。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三位”问题,其实就是指政府在宏观统筹上不到位,却不恰当地直接参与到微观经济事务中,同时,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而公共服务的水平如何,又影响着政府效率的高下。显然,凡是职能不清的行政部门,其绩效管理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率。事情本身都没有做对,何谈效率? “短板”之二,是一些行政部门决策过程中科学性与民主性不够。前者表现为“拍脑袋”决策,缺少科学过程;后者表现为主要领导者“一言堂”,不尊重集体意见,忽视集体智慧。“拍脑袋”和“一言堂”的结果,常常导致一些公共政策选择不尽理想。不尽理想的政策选择,既增加行政成本,损失行政效率,也会导致政策涉及主体,乃至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弹。加上有时决策过程不透明,也未能真正做到阳光行政,使得行政部门与民众之间难以有效沟通,从而产生诸多不必要的误会。 无疑,制订公共政策是实现有效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公共政策的质量如何,也会影响到政策的最终落实。如何在大量的公共政策制订过程中增加科学性,优化民主决策的机制,实现政策选择的“帕累托改善”,实实在在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短板”之三,在于行政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诸如懒政、庸政的存在,消解了一些行政部门的效率。公务部门属于“铁饭碗”,一些公务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安于现状,惰于变革。唯有积极改良行政文化,并从制度层面对懒政者、庸政者实施压力,让其难以混日子,方有可能提升政府效率。 行政部门存在的问题,不只是罗列几块“短板”那么简单。在上述“短板”之外,政府规模就很值得关注。政府规模关乎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也自然关乎政府效率。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就能够提升政府效率——事实上,其意义也远不止于这些。若从现实而言,修补好上述“短板”,能够直接作用于政府效率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