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虑到国际经济的严重形势,中国GDP增速还是非常不错的。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没有真正的危机,但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伤。 中国经济的内伤,表现为以下方面:出口从去年22.5%的增长率,变为今年前三季度6.6%的增长率;财政收入从去年29.5%的增长率,下降为10.9%;外国投资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建设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房地产市场出现价升量降的危险局面;劳资矛盾日益加剧;出口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加大,等等。 这些内伤表明,中国正在从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快速增长来拉动两位数GDP增长的模式,向主要靠消费快速增长来拉动GDP中速(也就是7%到8%)的增长模式转变。 中度发展模式,符合目前的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所以,保持7%到8%的增长速度是中国能否扛得住目前危机打击的心理防线,万一增长速度下跌到6%以下,中国的经济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硬着陆,就会严重的打击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信心,也会导致就业创造能力的下降。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GDP可能已经触摸到了增长的拐点。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型建设项目,可能对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有比较大的刺激作用。不过,这样的刺激作用还是非常短暂的,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低增长的必然性。 低增长本身不是什么大的坏事,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利用低增长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前三季度的一些数据似乎已经反映了增长质量的提高。例如,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农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内陆地区的经济和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沿海地区。这些都有利于拉动内需,有利于缩小差别。如果低增长能够继续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中国可以冲破目前的发展瓶颈。 相反,如果在低增长的时候,还摆脱不了原来粗犷型的发展模式,那么有可能就会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有诸多内部因素。例如,人工成本大幅度上升,过去那种用之不竭的便宜劳动力一去不复返了。还有,人民币连续7年升值,从2005到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31%,实际有效升值50%以上。再如,房地产泡沫,解决不好,将成为今后阻碍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的拦路虎。所有这些,决定了中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成为了过去式。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还可以保持20年8%的年均增长率,可能过于乐观。 不过,过去30多年年均两位数增长,已经创造了奇迹。还想再创造20年的两位数增长,一方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调整相对低速增长的心态,也就是说,如何在低增长的情况下,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 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彻底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许多结构性问题正在解决或者有待解决。靠科技创新、内需、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刚刚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