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略高于2011年同期扣除价格因素后的11.3%。消费增长称不上强劲,但适逢经济低迷之际,已然不易。 同样不易的是,在经济企稳过程中,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三驾马车”中居功至伟,凸显调结构之功。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在7.7%的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是55%,较之2011年的51.6%,上升了3.4个百分点;较之投资对GDP的贡献率50.5%,高出4.5个百分点。 从月度数据看,自7月以来,消费品市场逐渐表现出增速加快趋势。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2%,比8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环比增长1.46%。而刚刚结束的黄金周消费“井喷”,则令海内外惊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潜力。 内需强,则增长稳。展望四季度,考虑到一批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出台及新年旺季将至,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拉动经济效果可期。据社科院预测,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将达到14.4%,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11.9%,比2011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广大农村地区正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蓝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54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城镇14.2%的水平;1至9月,乡村消费增速也比城镇高0.4个百分点。 仅家电下乡一项,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730.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8.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6%。另有消息称,商务部正在研究重启汽车下乡政策,此项政策带来的消费红利同样值得期待。 当前,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外需不振导致中国出口疲软;投资拉动增长虽明显,但不宜频频加码,以防过犹不及。在此情况下,对减速的中国经济而言,能担当“稳增长”重任并提升增长质量者当属消费。长期来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持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赋予消费巨大的潜力。不过,欲真正增强内需后劲,并拉动经济,还须政策给力。 其一,让百姓有钱花。没有钱,何来消费?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升反降。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四季度要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愿此次改革能切实“提低、控高、扩中”,着力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不负民众之殷殷期盼。 其二,让百姓敢花钱。虽然近些年投入不可谓不大,但民生保障不足一直是扩大内需的一个短板。百姓敢花钱的前提是无后顾之忧,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固然重要,但只有在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做足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提振消费。为促消费计,为稳增长计,为调结构计,保障和改善民生都亟待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