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三星公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在电子行业持续低迷的今天,三星确实是一个例外,与苹果共同把持了手机产业超过90%的利润。其他诸如西门子、诺基亚等公司,似乎早已淡出公众视野。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将传统的通信业和信息业融合为一体,有哪些大公司会倒下,又有哪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会崛起?
叶檀:在通讯行业里,苹果跟三星两家当中哪家更该看好?
陈运红:在智能手机时代,我认为苹果还会引领市场三年左右,因为它是标准的制定者,包括内容、硬件、软件、一体化体验。三年之内很难会出现跟苹果平起平坐的公司。而三星仍然是出货量很大的公司,它的优势还体现在芯片存储和屏幕上,但要想颠覆或者是说超越苹果,三星这方面还是稍微差一点。
刘冬秋:三星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些应用性的微创新。苹果带来更多的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它整合了几个不同的产业到一个终端上,这个不是哪个制造企业能够轻易掌握得了的优势。放长一点来讲,虽然说苹果的红利会逐步在创新的过程中降低,但是应该可以维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
叶檀:中国在这个新一代的产业链里边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比以前更惨呢,还是稍微好一点呢?有没有企业会成为下一个苹果呢?
陈运红:从芯片来看的话,苹果A4、A6的芯片ARM(处理器)、操作系统是自己集成的。另外一块就是外壳、连接器等一些配件,主要在中国制造的比较多,因为中国的成本比较低。事实上苹果是个大的集成商,中国在苹果利益链上只占百分之二点几,基本上和以前一样悲惨。
刘南杰:操作系统和CPU,中国现在没有一家做得好的。三星是自己做CPU、存储、电池、屏幕。中国人把这些组件装成手机,不外乎就是拼凑了一个终端。如果人口红利不存在的话,是不是还能再持续下去?我们看看现在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城或者网上游戏,盈利最多的那些应用APP都放在哪?都放在苹果商城上了,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做手机的公司,可以做得跟苹果一模一样。现在中国的山寨机看似跟苹果一模一样,但是价值不一样,就是“云”。苹果有一个很大的移动互联网,或者移动应用的一个“云”,而“云”可以是苹果自己造的,也可以很多人就跑到平台上来“开店”。财富总量那是几万亿的美金。
目前的通讯行业言必称“云”,不然就跟不上时代。而身为通讯设备巨头的中兴和华为自然也不甘落后,一反之前低调代工的定位,开始高调叫卖手机,争相布局中高端智能机领域。此外还各自兴建了自己的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积极往上下游发展。但是和扩张形成对比的是公司业绩的惨淡。中兴通讯日前发布公告称,预计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19亿-20亿人民币,并将此前两个季度利润全部吞噬。亏损主要受到海外项目延期、国内电信运营商采购影响,以及合约盈利下降影响,公司管理层对目前的经营结果表示歉意,并决定集体降薪,不过公告未披露降薪的具体幅度。在公告发布当日,上述不利消息对中兴通讯股价产生较大冲击。中兴通讯A股开盘即封跌停,H股开盘暴挫。
叶檀:我们以前有两家中国人很自豪的企业,一家是华为,一家是中兴通讯。在硬件设备领域,它们起码是全球的龙头企业,但是我们看到中兴通讯最近股价下来了,为什么市场突然不看好这种龙头企业了呢?
陈运红:华为、中兴,包括全球的通信设备商,整个盈利都在下降。我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主要是因为首先刚好赶上了运营商整体上一个“云”的区域的饱和,而整体云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这个行业实际上已经处于成熟期,增长非常有限。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甚至应当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美国市场的电信设备业务。其实,这不是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首次遭到美国的歧视。2008年,华为在美收购计划失败,2011年,美国国会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调查。今年的9月13日,美国众议院则举行听证会,就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质询。
刘南杰:两家公司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技术角度去澄清。其实不需要讲技术,因为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早就被抓住了。全世界都有这种经济保护,或者民族保护,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
叶檀:华为、中兴在利润下降的过程中要拓展新的市场,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全球形成了一些阻击,贸易壁垒比较厚。也有一些企业,比如360、百度也要推出自己的手机。国内竞争,你认为哪一家公司方向对,比较有前景?
陈运红:《云端革命》这本书提到一个大趋势,就是说整个行业在融合,IT和通讯的融合,硬件和软件的融合,制造和服务的融合,技术升级,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所以一个大的企业如果单纯地做其中的一个领域,长期来看它也会被边缘化。未来强者恒强会越来越明显,是赢家通吃的一个趋势。计算机时代造就了微软,互联网时代造就了谷歌,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了苹果。大家都希望能够做下一个苹果,都希望能看到一个融合的趋势,所以既要做平台,同时也要介入终端,希望平台上能够增加一些服务内容,希望终端有所突破。无论是终端制造厂商、互联网的公司,还是通讯设备厂商谁来做,大概朝着一个方向走,就是都认同IT和通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