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下属分支机构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媒体透露,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基金会秘书长周忆江表示,希望社会公众不要对公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多伸出援助之手,以爱心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10月21日《潇湘晨报》) “郭美美”等一系列事件,让公办公益慈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直接影响到相关公益慈善机构的社会捐赠,贵州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官方背景,饱受池渔之殃应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零捐助”的尴尬,又着实出乎意料,除了折射出官办公益慈善已经跌至信任的谷底以外,似乎与基金会的慈善运作不无关系。在“郭美美”事件在前的语境下,仅仅依赖于一纸邀请函,就想获得能够自主支配的慈善资金,未免显得一厢情愿。 事实上,虽然官办公益慈善的信任危机由来已久,但是引起质疑的并非公益慈善的官方身份,而是官办公益慈善固有的模式,缺少足够的透明度以及捐助者参与慈善公益的途径,有志于公益慈善的捐助者只剩下了“出钱”的权利。公益慈善机构首先应当是社会公益的“中介机构”,为捐助者与受助者架起释放善意的渠道,只有获得充分信任,才可能成为代行慈善的“第三方机构”。换言之,官方公益慈善欲破除信任危机,首先应该改变慈善运作的方式和形式,回归到慈善公益的本质上来,以增强自身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就贵州教育发展基金会而言,其目标是扶持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薄弱学校的发展,帮助贫困学生,资助教学、科研项目、师资培训及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等,其实并不需要拘泥于直接接受捐赠,在建立完备的帮扶信息、细化慈善公益项目设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鼓励社会捐赠与具体的帮助对象或者公益项目直接对接,既减少慈善资金审批管理的中间环节,又充分赋予捐赠者参与的权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策略,更能反映慈善的本质和获取捐赠的信任。 “零捐助”不能简单归结于“信任危机”,信任是双向的命题,也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有条件的信任。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将公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的不是公众,恰恰是公益慈善机构本身。“信任危机”是“零捐助”的症结,但不“零捐助”的借口,面对“零捐助”的尴尬,不能一味地抱怨叫屈,在呼吁的同时,更应反思“失信”的根源,检讨“失策”的症结,从局部小气候的改良做起,创造令人信任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