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要注重短长衔接
2012-10-22   作者:宋继清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笔者认为,总体而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在外需持续低迷、消费拉动不明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因时因势调整,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注重短期与中长期政策的衔接,把握有效的经济增长点,激活和释放增长潜力,促进增长阶段的平稳转换,最终有效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并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继续发挥投资拉动经济稳步增长的作用。目前我国投资需求仍处于疲弱状态,稳增长政策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目前效果不明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有利于提振国家经济、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但重要的是吸取前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教训,不宜再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的计划,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投资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对钢铁、有色、化工等产能已经过剩、亏损面大的行业应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投入,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力争出台一批更为直接有效的措施,例如推行加速折旧、鼓励企业技术设备升级、增加产品研发基金等,着力支持新能源、高科技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加大力度扩内需,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要改革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同时,加快消费税改革,调整消费税的范围和消费税率,减小征收消费税的奢侈品范围,降低税率。这有助于带动这部分消费品消费的增长。此外,要支持服务性消费,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应该是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加大扶持力度,使这些服务性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延续消费刺激政策,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加大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的资金补贴力度。
  第三,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贸易企业转型。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要在税收和信贷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退税,并采取措施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贸易融资,增加对符合条件出口企业的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特别注意发展对外贸型中小企业的保险。要完善加工贸易的商品分类管理,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折旧和技术改造,通过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以合作研发和共同开发的方式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要着力推动区域外贸发展平衡,推动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出口产业的转移,发展敏感性弱的外贸型经济。
  第四,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要放在结构性减税和增加民生支出上。财政支持的重点应放在完善和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上,降低减税门槛,加大文教卫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负担,向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予以财政支持,这是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效举措。切实避免因财税收入增幅下降而引起的征收力度加大、非税负担加重等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实体经济成本下降,企业生产将趋于活跃,效益逐步好转,同时政府要继续加大教育、医疗领域的投入,适当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这将有效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投资、出口回落而导致的经济放缓影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五,稳健货币政策的重点是继续增加灵活性,通过预调微调传递政策意图。在当前主要经济数据持续走弱,物价指数见底回升的经济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体现,货币政策陷入“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三难境地。年内货币政策将继续以稳健为主基调,降息可能性下降,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突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再宽松预期加强的效用,抓住通货膨胀压力暂时缓解的时间窗口,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微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并优化资金分布。保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保持在适度水平。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出台更多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措施。要利用“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配置信贷资源,加大对小微企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同时,需防止增加的流动性大量进入楼市,再次推高资产价格,从而破坏巩固调控成效的努力。多创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继续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理顺资金定价机制,逐步强化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QE3将左右各国宏观政策 2012-09-21
· 宏观政策须有纠偏机制 2012-09-18
· 宏观政策应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 2012-09-13
· 通胀剧降为进一步 放宽宏观政策打开空间 2012-07-10
· 宏观政策要防矫枉过正 2012-06-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