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外向型程度较高,在本轮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相比大中企业小微企业所受的冲击更为猛烈。然而,最新数据表明,今年前8月该省小微企业贷款新增量依然位列全国第二位,贷款余额和累计发放量居全国首位——这说明,浙江大多数小微企业还是从银行得到了较好的“资金给养”。 浙江省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之处在于推广新的信贷模式,发展信用贷款,优化还款方式。“经济下行谨联保”——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原本备受银行青睐的联保,不但不能降低风险,反倒随着企业的陆续倒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个别企业的经营和违约风险通过担保链条向外扩散,波及更多企业,放大信贷风险。浙江省银行的做法是,回归对企业本身信用、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的考察,发展信用贷款,化解企业连带风险。另一创新是还款方式的优化,更适应于小微企业财务特点的年审制、无还款续贷等还款方式,减轻了企业续贷过程中的流动性压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为小微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在今年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小微企业信贷或将面临更多困难,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不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经营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企业倒闭潮。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加速上升。原本小微企业贷款就是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在当前信贷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银行放贷的动力必将有所减弱。另一方面,近来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融资计划,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就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信贷资源流向地方投资项目,而对小微企业信贷形成“挤出效应”。 在当前国内小微企业经营普遍陷入低潮,越需要资金扶持越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开辟新路径,开拓新局面。 信贷模式的创新只是创新、完善小微金融的第一步。从根本上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难,还有赖于银行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如信用贷款的推广,就要求银行能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和资金周转的特点,从而准确地计算小微企业的现金流,确定对企业的授信额度和期限,贷后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风险状况;又如运用新的还款方式,要求银行能为企业提前“划算”,提前审查、审批,设计新的流程、信贷系统和借款合同,为企业进行虚拟还款,延长贷款期限,等等。 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资金给养”,除了银行信贷渠道发力,还应发展多元化筹资途径。今年5月,沪深两市启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为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又找到一条新的资金渠道,目前已有多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金。此外,金融租赁、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形式的融资方式也开始涉及小微企业。可以预见,随着多种融资方式的出现,以及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将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