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的比重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表征,当我们的观念还处在拿不着赠票就觉得没面子时,当我们宁可把钱花在大吃大喝上却舍不得花钱去买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欣赏一场交响乐时,就谈不上文化消费的增长,也说明我们的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 高雅艺术也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高雅艺术,不仅需要经济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有欣赏的能力。所以高雅艺术的消费群体需要大量的去培养,因为这也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21世纪的今天,假如一个孩子,一个中学生,一个大学生,都还没有机会进一次剧院,听过一次歌剧或者交响乐,这对于他的人生来说是略有遗憾的。这些年国家每年投入巨大的财力进行艺术普及教育,比如国家大剧院每年也投入过千万,进行超过1000场次的艺术普及教育,都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文化消费群体,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国家未来一代的国民素质。这个工作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完成。 有一次在维也纳看歌剧,我问身边的一个老婆婆一个月进几次剧场,她说:“我一个月看五场歌剧,这个习惯从年轻时就养成了。”因此我们讲,培养一种文化习惯,它不是在大街上,举一个大喇叭,一帮人围过来的即兴工程,而是一对一的滴灌工程,一棵苗一棵苗的,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培养,没有艺术欣赏的习惯,谈何消费?这几年,世界著名的大指挥一来到国家大剧院,都夸大剧院观众的素质高。可以说通过这几年的艺术普及和熏陶,中国观众已经有能力欣赏高雅艺术了。而且最让指挥家震惊的是中国的观众95%都是黑头发。你到国外去看看,听音乐的看歌剧的,80%以上都是白头发。这一点应该是我们中国市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这个现象的出现,跟政府对艺术的大量投入、和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当然也和各大剧院采取的低票价惠民政策分不开。看起来1000元的票价卖出400张票和400元的票价卖出1000张票,是一样的,但上座率是有区别的,接受艺术普及的观众人数是不一样的。国家大剧院500元以下的票占到所有票房的2/3。比如北京中山音乐堂的“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演出,也在于普及艺术,每张票不超过100元。 中国目前的文化消费只有1万亿,专家认为还有3万亿的缺口,因此扩大文化消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年政府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免费看演出看展览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本身也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国民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很多送戏送电影下基层的活动也是润物无声,也许听完一场免费的音乐会,他自己就有了兴趣去买票听一场音乐会。 大剧院刚建成的时候,北京的一些剧场说这下我们可完了,演艺市场会被大剧院垄断了。但现在再看,北京演出市场的蛋糕比过去大了一倍,每个剧场通过差异化竞争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各有各的消费群体。这就如同一个海洋生态,不是说有了鲨鱼,其他鱼类就都没了,在海洋的不同深度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物种。人民生活富裕了,文化需求自然就会产生。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也自然就提上了日程。虽然现在我们的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文化消费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但这恰恰是希望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