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推出已没有什么障碍,预计应该快了。”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专家一句话,让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再度引发关注。该专家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原先的办法总体上变化不大,主要是调价周期的缩短,调价频率的加快。多家机构分析认为,新定价机制会将现行的“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天左右,此外挂靠油种和4%的变化率也可能改变。
关于成品油新的定价机制的推出,坊间传说已经很久了,关于何时才是“时机成熟”,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最近有过论述,“如果油价高的时候,肯定不敢推出。但国际油价太低,低于我们国内石油的开采成本,条件也不成熟。所以要找个中间点,油价刚好能满足国内成品油成本。国际油价相对比较合理的时候,推出新机制比较合适。”
说白了,推出新定价机制的“良辰吉日”,就是要求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至少各方当时都能接受,而不管此后国际油价如何风云变幻。其实,对于一个理当放眼长远而不仅仅只着眼当下的定价机制改革而言,在推出时机上如此煞费苦心未免有些荒谬;除非到时候国际油价太高了或太低了,又准备将定价机制重改一遍,否则只要新机制在内容上合理公正顺应市场,何时推出真有必要那么“高不成低不就”吗?
据能源所专家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原先的办法总体上变化不大,主要是调价周期的缩短,调价频率的加快。这当然是必要的,事实上,之所以公众总是感叹“涨多跌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际油价连涨22天的可能性要远大于连跌22天,上涨过程能够及时跟上,下跌过程却很容易被省略。但是,仅仅缩短定价时间、缩小定价幅度显然不够,比如,要不要将纽约原油期价纳入跟踪体系,要不要同步考虑汇率变动因素等等。关于汇率变动,“三连跌”降幅未达预期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发改委“近期人民币升值趋势放缓”的缘由解释;可在此之前,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好处,却从未体现到油价上来让全民分享。
此外,国际油价只要在75美元每桶以上,无论再疯涨多少,“两桶油”缴纳“暴利税”的最高比例都永远不变。换言之,“两桶油”在国内开采原油成本不随国际油价上涨而增加,成品油价格跟随国际油价上涨的关联度却是100%,并不将44%在国内开采的那部分原油排除在外,这公平合理吗?还有,据以确定油价的石油正常加工利润率究竟是多少?炼油成本又是几何?这些关键数据应否同步公开?新定价机制是否涉及这些,显然都是未解之谜。
总之,我们希望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正式推出之前能够公开征求意见,而不是在消费者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价格部门与石油巨头独自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