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中秋节和国庆节合并放假,黄金周达到8天,但“高速堵车”、“景区爆棚”和“交通事故频发”却成了这个假期的关键词。多位专家表示,从发挥“社会黄金周”功能的角度,应将长假增至一年三个左右,才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人民网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也建议,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光明日报》10月10日) 从之前的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长假,到取消五一长假,增加清明、中秋等“小长假”,再到现在又呼吁恢复五一长假。中国人到底该怎么放假?可能主管部门也无所适从。应该承认,国家法定假日的延长,对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满足民众的休假需求,以及缓解长假期间的交通拥堵,都很有益处。但笔者认为,国家法定假日并非越多越好。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讲,国家法定假日的延长,必然会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公司放假,除了零售、旅游、餐饮和客运外,股市将停止交易,期市将停止交割,外贸活动被迫延迟,全国大部分商贸活动将基本停滞;政府机关放假,公共服务的供给就成问题,影响群众办事……增加法定长假,“黄金周”的负面效应或能得到部分缓解,但其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肯定将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法国是世界上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之一。工薪阶层从1982年开始,便享有每年长达五周的带薪假期;社会党执政时,推行每周35小时的工作制,超过的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假期,算下来,最长的人一年有长达八周的假期。但一些经济学家也表示,带薪休假时间过长,加重了企业负担,是造成法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缓慢、国家竞争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休假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民众的休假、休闲需求。然而假期也并非越多越好。就国家层面而言,生产和消费需要平衡;就个人层面,劳动和休假也需要平衡。就像大家都希望税越少越好一样,如果单从个人需求出发,假期当然越多越好,可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没有实现国民收入倍增,相信许多人(如农民工)有假也不愿休、不能休。若强制推行,只会造成休假权事实上的不平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许多事情往往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以休假制度而论,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纷纷鼓励甚至强制公务员带薪休假,但公务员以外的群体难以落实带薪休假。同样的担心在于,如果缺少经济基础和权利保障,增加假期也只能是“少数人的福利”。所以,满足民众的休假、休闲需求,更应该从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的落实等方面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