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地沟油”的资源化利用取得积极进展,不仅可以提炼加工成高级航空油,也可通过微生物分解成具有活性的生物肥,可谓“上天入地”,前景喜人。然而,另一种发展趋势也令人担忧:总有不法分子把“地沟油”变成“进口货”,不仅上餐桌、入饲料,甚至还进了药房。据媒体日前报道,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共采购1.45亿元“地沟油”,用于生产抗生素原料药,并已广泛流向医药市场。 监管“地沟油”,光靠行政、法律等手段,面临诸多管理难题,其行政成本也难以承受。目前,不少地方开始瞄准现代、安全的资源化利用手段,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化工原料、生物肥料等,不仅能让企业获利,吸引其参与治理,也能极大减轻政府负担。然而,如果找不准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平衡点,厘不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地沟油”资源化利用仍会出现乱象。 当资源化利用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时,倘若当地政府不能保证其主体的利益一致性,就难以杜绝原有“灰色”或“黑色”利益团体的抢利、干扰行为。例如,一些地方把回收、运输、加工等环节分给不同的企业,往往造成“前面吃肉,后边喝汤”的结果,链条末端的加工企业往往只能拿到“注水”或被取走“干货”的“泔水”,因而无法生存。 倘若简单地相信市场的作用,“地沟油”自然会流入“成本洼地”和“利润高地”。在“地沟油”制药一例中,油贩子将“地沟油”卖给正规处理企业,每吨售价不过5000元左右,而卖给制药企业,售价可达6000元左右。面对资本的逐利冲动和业内的激烈竞争,市场伦理的制约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要掌控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必须打断“黑色利益链”,规范市场行为。 一是合理疏导。比如由政府提供油价直补,让“一体化”的正规油脂处理企业收到合格、足量的“地沟油”,从而挤压“黑色产业链”的生存空间。从各地情况看,现在的问题是处理企业往往拿不到政策实惠,如增值税不能抵扣、税收不能减免等,导致企业生存困难;即使有补贴,数量不仅少,而且直补企业,不是“直补油价”,这就导致企业难以按市场价收到“地沟油”,因为处理企业所能承受的购买价要低于市场价。这一局面亟待改变。 二是严格监管。在日常监管中,要认真分析“地沟油”产生、回收、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地沟油”生产抗生素原料药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药厂仍在沿用污染严重、效率较低的化学裂解法生产,而不是欧美国家采用的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的酶法生产。这也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希望利用“地沟油”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的内在诱因。如果当地严控油脂交易市场,严格药品监管机制,严禁制药厂采用落后污染工艺,并鼓励、引导企业创新等,“地沟油”就不可能轻易流向制药行业。 说到底,“地沟油”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堵疏结合,全流程控制。既要保持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又要仔细防范各个环节的“跑、冒、滴、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掉“黑色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