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前景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发布的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和《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疲弱,下行风险在加大。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联合发布的“全球经济复苏追踪指标”(TIGER指标)也显示,尽管全球央行做出了扩大需求的最大努力,但全球经济复苏“岌岌可危”,面临又一次陷入全球衰退的威胁。 “岌岌可危”这个词,清晰地显示出世界经济的疲弱程度。这种颓势在发达经济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率过低、失业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则表现为一度强劲的增长开始放缓,尽管目前还未显露出经济“硬着陆”的迹象。 正如一位IMF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谈到的,“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或者美国未能避免财政悬崖,都可能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两极——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迟迟难被消除,甚至升级,则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难以明亮。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较为明显。货币的宽松难解诸多结构性的问题,就业市场的复苏难以一帆风顺。华尔街预计,在截至9月底的这个季度里,美国企业的利润会有所下滑。美国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公司往往被视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但这两家公司在前些时候发布的财报中,均调低了各自的全年盈利预期,理由是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欧债危机为时已久,前景依旧难明。一些欧元区国家长期的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这些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得欧债危机积重难返。欧债危机的阴霾长期难散,背后不单单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也跟政治的困局密切相关。 10月8日,欧洲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启动,这是灰暗中的一个亮点,对于生来就存在体制缺陷的欧元区经济而言,尤其是对于化解欧债危机不无裨益。但是,光靠这个救助机制无法在根本上消弭危机。欧元区经济的脱困,还有很多路要走。 在IMF看来,导致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下滑的因素是财政整顿和依旧脆弱的金融体系。这个国际金融机构给出的建议,是相关经济当局要给出有效的政策回应,在中期内降低公共债务的水平。显然,美国经济如何能够实现突围,欧债危机如何能够走到尽头,仍旧充满了变数。 这是世界经济形势的真实现状,全球经济的未来前景不得不让人忧虑。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的不利变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加重。世界银行在本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调降至7.7%,比之该行在5月份预测的8.2%,有不小的下滑。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点毋庸置疑。全球经济前景不明,充满不确定性,这对中国经济来说,绝非好消息。至少,这给中国经济所期待的稳定外需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中国经济要有一个好的表现,这不仅关乎自身,也关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稍有下滑,面临下行压力,就会使得外界紧张。曾有人如此问过:“中国会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这不是说,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要怪罪于中国经济的表现,而是说,倘若中国经济出色,能够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困局。 如此,中国经济需要在全球经济衰势中寻求突围,稳增长的意义也就更为凸显。稳增长的要义,是要有短期手段与长期安排相结合。在加大投资力度刺激经济的同时,更要通过结构性减税等财政手段,以及启动一系列改革,为经济减压,为转型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