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得益于央行的前瞻性眼光和大胆创新,其中有相当多值得交易所债券市场借鉴的地方。 央行从2002年开始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债券市场由此开始活跃,央票成为债券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品种,央票的期限也逐渐从1年期拓展到3年期;2005年,央行再次开拓了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打开了短期信用债融资工具之门,并采取注册制,允许无抵押、无担保形式发行债券,短融立刻成为债券市场最重要的短期投资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并由此催生了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工具;之后,央行进一步拓展信用融资空间,开始发行3年、5年中票、定向票据、私募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并且设计发行了超级短融来规避制度对债券发行规模的限制。同时,远期交易、买断式回购、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创新品种不断推出。另外,一方面通过开发DVP等结算系统手段不断完善系统,弥补自身短板,以吸引包括基金、理财产品等机构客户,同时利用结算代理、柜台交易等交易结算机制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交易平台。产品和机制的创新不但活跃了债券市场,提高了债市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而且银行业也成功进入投行业务,并赢得巨大利润空间。 今年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针对资本市场提出很多创新和规划,但创新和规划主要针对的还是股票市场。其实,债券市场的创新和改善空间远远大于股票市场。 做大、做活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应像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样,首先从大量发行短期信用债券入手,而且,交易所市场也确实缺乏像短融这样的短期投资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允许券商将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债券进行分拆或打包,重新证券化的债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投资品种,券商也可以获得中间收入。 在银行间买断式回购逐渐活跃的同时,交易所仅剩的几个国债买断式回购品种已经没人记得了。如果今后推出国债期货,国债买断式回购会成为重要配套工具之一,希望管理层在合适的时机,重新启动买断式回购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虽然推出了中小企业私募债,但与市场要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如果允许券商为所承销的债券提供做市提供流动性,并允许发行相应的信用违约互换,不但能大大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还能分散市场信用风险,增加券商盈利渠道。 另外,在税、费方面管理层也应该做一定的改革,银行存款利息税早已减免,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收益免税,投资企业债反而要交20%的利息税。由于市场交投不活跃,也缺乏避税手段,个人投资3年期票面利率6%的公司债,实际收益只有4.8%,投资5年7%的公司债,实际收益也只有5.6%,还不如买储蓄国债或理财产品。交易所市场债券和回购的法定交易费率也较高,个人投资者议价能力较弱,导致债券和回购交易成本偏高,这些细节都大量侵蚀着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投资收益。 我们希望,被定位于零售市场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在产品和制度等方面,通过大胆创新和不断完善,能更加细化、更加贴近市场,让投资者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