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8天长假高速公路免费,成为全国公路免费的首次模拟考试。显然,这次考试没有拿满分,甚至在有的人眼中为不及格。据媒体报道,有人在微博上描述了高速路免费后的惨状——1.5小时的路程,变成5个小时;高速公路上都是垃圾;路边随处可见大小便的男女;擦碰撞车时有发生;加油站限量加油;休息区像是避难区。长假期间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的拥堵,给了一些人质疑公路免费政策的理由。 在收费公路还是地方财政印钞机的情况下,公路免费注定要承压。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特事特办,属于黄金周经济的组成部分,期间最多不过七八天,地方政府还是能够接受的,或者说能够忍受的。即使人们都预期到阻力较小,在中秋国庆这个长假之前,具体到各地方政府的落实,仍然可以看到拖延和曲解,让利如同挤牙膏,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如果在这一新生政策执行期间发生诸多“乱象”,倒是很容易让推进本就艰难的公路免费政策“前进一步,后退两步”,继而让高速路免费变成一个馊主意。 免费总是迷人的,但经济学最爱讲的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是悲剧,因为免费容易引发过度消费,从而使得福利由正转负。高速公路免费当然刺激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是今年黄金周道路格外拥堵的原因之一,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公众全年可以旅游的窗口太少,即使高速公路不免费,也会硬着头皮在黄金周出行。黄金周的旅游需求,虽然不比春节回家过年的需求刚性强,也弱不到哪里去。这就有点像“饥饿营销”,把所有的出行压力、旅游动力和消费期盼都集中在短短几天的黄金周,状况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高速路之外,景区里也可以见到类似的“惨状”,要么是人山人海,要么是人山人海的垃圾。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景象,显然这不仅仅只是免费之过,更像是破窗效应所描述的景象,房子的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维修,其他的窗户也会被打破,一如墙上出现涂鸦,长时间没人管理,涂鸦就到处都是,一如地上有垃圾,长时间没人管理,垃圾也遍地都是,谁也不会感到有什么难为情的。因此,这仍是一个管理问题,糟糕的管理让拥挤变得糟糕。 既然在我国的法律政策中,公路是公共事业,而不是一项产业,那么公路的属性就不应该是以收费为主的,而应该是以免费为主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地方政府没钱修路,很多高速公路是靠贷款和社会资本介入修建的,因此建成之后成为了收费的“还贷公路”。对此,公众是理解的,所要求的免费更多的是指明白收费,明白还贷,期限明确,而不能让收费绵绵无绝期。去年,交通运输部宣称“非收费公路”将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96%以上。这样的承诺,我们不希望由于今年黄金周的拥堵而因噎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