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在当地时间9月13日推出QE3之后,日本央行又于9月19日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英国央行也表达出要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意思。另外,欧洲央行在9月初已宣布计划不限量购买成员国主权债以遏制欧元区危机,印度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多家央行也透露出将有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倾向。短短的20天之内,各国央行似乎都在为货币宽松磨刀霍霍,一场汇率战一触即发。实际上,汇率战的背后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单边主义。 目前在人民币汇率一揽子货币中,美元具有绝对的优势权重,那么QE3的推出,无疑会使得美元面临下跌压力,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扩大。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中国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关系。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条: 第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可有效控制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降低汇率风险和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效率。因此,当前应加快完善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融资市场上的循环流通机制,妥善处理好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程度。同时,要加强国内金融改革,大力发展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和进程,保持资本安全监管不放松。 第二,加强战略性能源和原材料可靠的供给来源。 我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建造石油储备设施,从2006年开始进口政府石油储备。这种做法具有双重利益:一是减少了经常项目顺差,减轻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二是获得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资源。当前,我国现有石油储备的数量仍达不到要求,因此还需要补充到合适的水平。除了建立石油储备以外,我国政府还需要考虑建立别的战略原材料的储备。与此同时,还要继续鼓励我国的企业收购外国自然资源产业的股权,以保证我国长期的自然资源的供给。这种做法的意义与建立自然资源储备的意义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是前者将自然资源储备在国外,后者则将自然资源储备在国内。 第三,尽快构建新的金融市场。 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计价和工具货币主要是依托于其国内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落后,相对于国际竞争中资产定价权争夺的现状,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整体规模明显偏小、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品种结构简单、品种创新相对不足;我国境内的外汇市场处于产品种类不足、市场参与限制尚多、市场深度不够,特别是场内交易的人民币期货市场缺失,还不能较好满足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因此,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迫切问题就是应该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应加速推进境内人民币汇率期货产品的开发和上市进程,加快完善人民币产品市场结构,力争控制人民币汇率产品定价的主动权。 第四,抛售一定数量的美国国债。 当前,我国持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这大部分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在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措施后,我国持有的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鉴于此,我国应出售一定数量的美国国债,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减少损失,抵消一些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向前迈出一步。 第五,增加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改变中美贸易逆差只有两条路可走:即美国增加储蓄和增加美国出口。但增加美国储蓄是改变美国人消费习惯,很难实现,而增加美国出口可行。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寻求与美国政府对话,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改变美国贸易逆差的出路在于增加美国出口。奥巴马政府已经提出了鼓励出口的计划,美国商务部也一再表示要重新审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只有放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美国贸易失衡,我国则可以通过增加对美国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方法来缓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当然,从政府角度上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美国不可能对中国出口先进的飞机及武器装备等。但我国应大力鼓励民间进口高科技产品、技术、专利等,甚至政府给出一定的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