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钢”开始,本就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钢铁业,目前的日子很不好过。近日,沙钢董事长沈文荣大吐苦水,“卖一吨钢,利润不及一盘小炒肉”,足以想见钢铁业目前利润何其之低。
实际上,目前钢铁业的现状比2008年还要困难,那时候每吨钢利润还有50元,今年上半年,每吨钢利润6.8元,到7月份,这个数据变成了1.68元。这是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提供的数据。
在如此糟糕的背景之下,只有厘清造成如今钢铁业困局的原因,才能找到中国钢铁业走出寒冬的办法。
应该说,中国钢铁业目前最显著的特征有两点:一是数量上产能过剩,二是质量上质地不高。就高库存而言,这与过去十多年经济的高速成长,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钢铁产能在各地大面积上马密切相关。单单“十一五”期间,钢铁产量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2.75亿吨,增幅达80%,至2010年已占全球钢产量的44%。尤其是2008年重启投资保增长之后,各地更是掀起了一波钢铁项目热。根据发改委的界定,粗钢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
如此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再加上在今年上半年亏损加大的环境下,中国粗钢产量不降反升。今年年底前要建成的高炉还有58座,还将新增产能8440万吨。再加上“吻”增长不断,种种迹象表明,钢铁业正陷入产能悖论:本已过剩但仍在扩张。
产能过剩不过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过度无序的扩张。因此,在经济大势不可逆转、短期经济难以见底之际,唯有扭转钢铁的产业结构,提高特殊钢、不锈钢等高利润产品的比重,降低粗钢、普钢的产能,才是钢铁业“自救”的办法。未来的出路必然是去产能、去杠杆,加速产业升级,将过剩的、同质化的低端钢铁产品向高端升级,引导产业链有序、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