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的城市化
2012-09-28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叶檀

  城镇化可以拉动消费,但前提是进入城市的人有消费能力。城镇化的范例有欧美较为完备的城镇化,也有印度式无法拉动内需的城镇化。
  笔者的一个朋友到印度旅游,看到落后的基础设施与遍布的贫民窟之后,龙象之争的观念完全改变,对印度前途表示悲观,认为印度模式不值得中国效仿。孟买等城市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基础设施不足,很难看到未来。这与孟买贫民的心理是否满足无关,而与国家的经济未来发展有关。
  城镇化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抓手,取决于城市化的质量。9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未来二三十年,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健康的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内需增长的下一轮动力,畸形的城市化则相反,不仅不会拉动消费,反而会带来“中等收入陷阱”。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二元结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比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较多困难,城市和工矿还存在不少棚户区和困难户。
  中国的城市化已有畸形趋势,主要表现在人口进入城市而未融入城市,城市提前享受到了人口红利与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红利,城市化的成本支付相对滞后,这很有可能中断城市化进程,而倒退回农村经济。另一个表现则是部分城市资源过度集聚,市场化不够,未能利用城市群,形成高效的城市化。最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多数进入城市的人缺乏原始积累,无法提振内需。
  中国社科院9月发布的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1.27%,城镇化率超过50%,从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55%,其间1.5亿中国人将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转换。
  不可忽视的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35%左右,在许多沿海城市每天总人口远远大于常住人口,而常住人口远远大于户籍人口。如以广东某中型城市为例,中移动等部门按照通信等数据统计,每天人口达到3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却只在150万人左右,而户籍人口仅有几十万人。温州、无锡等依靠制造业出口红利振兴的城市莫不如此。
  据珠海统计部门透露,珠海户籍人口近年增长较快,达到4.18%。当地统计局局长赵力表示,一名外地人成为珠海户籍的人口后,政府对其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起码要花费50万元。所以,提高购房入户准入门槛是政府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而且,珠海还算得上是创新型社会管理做得较好的城市。户籍是中国公平保障均等化的标志,缺乏户籍体制的平等化,背后埋下一连串“地雷”,如养老金无法在国内流通、教育医疗资源不公平等。
  中国城市化需要引起注意。根据联合国的统计,2010年中国城市中居住在贫民窟的人口比例仍占到28.2%,比同期的印度还高0.1个百分点。9月25日,安永发布《势在必行:提高中国生产率》报告,指出中国的生产率增长正趋于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从2001年至2007年的4.7%下降到2008年到2010年的2.8%,说明城市化未能拉动经济效率的提升。
  城市化并不必然意味着消费的提升,也可能意味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化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上升,在制造红利消失后,可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下降;人口未必是红利,缺乏培训的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可能意味着混乱时代的到来。
  我国急需步入健康的城市化轨道,摆脱卖地、保障不均、资源过度集聚在大城市的恶性循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城市化的最大愿景 2012-09-28
· 未来的消费能力要靠投资城市化实现 2012-09-26
· 消化过剩产能需加强"再城市化" 2012-09-25
· 区域经济发展需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2012-09-18
· 土地“权变”:城市化下的农村土地变革系列报道 2012-09-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