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国望尘莫及。大规模真金白银的确驱动了国内经济的一路迅跑,同时也沉淀下来了可观的生产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过低的产能利用率,我国长期积压而成的生产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释放,产能过剩由此构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按照全球制造业认同的一般标准,当企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时,就表明设备闲置过多,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产能过剩。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而钢铁业是制造业产能过剩“大户”。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而当下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钢铁的需求最多只有5亿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钢价已跌破了很多钢铁生产企业的完全成本,但钢铁企业依然还在开足马力,乃至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产量都维持在月均6000万吨以上的历史最高位,钢铁业的未来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丝毫也不轻松。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研究报告,中国汽车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已从2010年的85%下降到今年的大约70%,低于国际汽车界认可的75%的盈亏平衡点。国内汽车产量已突破2000万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预测报告,到2015年中国汽车业产能将达到4000多万辆,与此相对应,即使未来五年国内市场需求按10%的增速计算,到2015年也才有2908万辆的市场需求规模。 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家电业的产能并没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优胜劣汰,反而粗放型扩张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彩电产品占全球产能的80%,空调器占全世界产能的70%,冰箱占全世界产能的50%,洗衣机占全世界产能的40%,绝大多数小家电产品80%以上的产能也在中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受到“家电下乡”等政策因素的刺激,国内家电产能近两年以30%以上的速率加快扩张,远远超过了10%至15%的正常速率。 除了传统行业外,新兴产业中的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部分行业也暴露出了产能过剩的疾患。在全国500多家光伏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在20%~30%,而当前国际市场上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总共只有月30GW左右,但实际产能高达40GW至50GW,其中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 从短期来看,产能过剩已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据汇丰PMI的分项数据,企业成品库存指数目前已创下2004年4月汇丰PMI数据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值。而据官方PMI数据,在今年8月成品库存指数已抵达历史最高水位后还将延续升势。严重性还在于,在高库存下,企业仍要把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致使应收账款大增,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截至8月底,在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总共积累起来的应收账款达惊人的8900多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47%。不仅如此,在高库存面前,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被大大削弱,最终只能通过频繁降价来加快“去库存化”,这将反过来制约生产价格的回升空间,进一步恶化企业的经营生态。 大而不强,是产能过剩带给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痼疾。比较发现,虽然今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入围门槛的增速都高于美国企业500强,但利润增幅却连续3年低于美国企业500强,其中去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和人均营业收入分别只有美国企业500强的39.5%和50%。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始终处于加工制造的低端领域,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制造业的行业质量。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l1.69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依旧偏向于激励投资、地方政府对GDP存在着十分强烈的冲动并对重复建设乐此不疲,以及民众收入未能显著提升的大环境下,依靠内需来消化产能过剩的作用仍将微不足道。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等国停下了高负债和高消费的经济增长脚步,从而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必然形成强硬的结构性制约,中国制造业试图借助外力摆脱产能过剩的痼疾将非常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