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富士康太原工业园区发生群殴事件。据媒体报道称,大约有2000名员工参与,凌晨3点警方介入后,事件才平息。事件导致40人受伤。 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保安和员工两种角色在不对等、不公平的状态中的对立,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民主和个人权利诉求越来越高的80、90后一代与工人机器化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往更深次的方向想,这就像一场工业革命,低工资让人性长期压抑,落后的工业生产和管理模式迫切需要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需求。 作为电子代工的世界工厂,富士康代表了一种业已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是把廉价的工人当成机器,忽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尊严,以所谓的军事化管理,依靠保安这种强大的“武力”来压制工人的反抗和不满。据了解,保安在富士康是一支直属于总裁及副总裁的独立力量,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或管控,也就是说,保安代表了老板的意志,执行老板的意图,尽管他们也是普通员工,也是落后工业生产线上的弱势一方。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从员工频频跳楼到集体性殴打,富士康近年来危机不断,颇受舆论的口诛笔伐。为了应对用工成本和工人流失率的增加,富士康正在将工厂从中国沿海发达城市迁移到中西部等内陆城市,但如今的80、90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他们的民主法治和权利诉求明显增强,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的他们已不再是忍气吞声的逆来顺受者。面对“成长起来的一代”,富士康是将简单粗暴的铁腕管理方式进行到底呢,还是因时而变,主动进行自我调整? 富士康的群殴事件,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艰难:在经济转型之际,如何以人为本,既保持企业的业绩稳健增长,又满足工人日益增长的民主、公平等权利诉求。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未来的企业竞争,一定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效率的竞争。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再造企业经营管理流程,是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诸多国际化企业基业长青的不二法则。企业管理者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生产流水线和利润上,更应该关注流水线上的人,以人性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求得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一起创造价值,而不是把企业的利润建立在无视员工权利和尊严的基础上。 富士康之痛也是中国制造转型的一面镜子:我们该如何摆脱全球经济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以重视人性,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开辟企业文明成长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