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两年A股下跌还有美股和欧债危机因素垫背,但是今年全球各主要股指都在上涨,唯独A股下跌,而且希腊股市今年还涨了60%,这令空头都不好意思再拿海外因素来做空A股。因此,现在并非海外因素和实体经济在左右A股,而是A股独自漫步。 任何危机都诞生于经济过热之际,无论是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还是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危机诞生于熊市末期还闻所未闻,但是例外已在国内若隐若现,已有海外观点开始非典型性看空A股,认为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已反映最坏的经济状况,接下来危机将蔓延到中国,理由就是A股持续下跌。1929年美股崩溃时仅有几十万投资者,但是最终危机波及全球,现在A股已有上亿投资者之众,如果对于A股熊市掉以轻心,那么下一步受到沉重打击的将是实体经济。 首先,为何A股能够被拯救?从投资角度分析,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最低,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仅9倍,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994年上证综指333点是15倍市盈率,1996年上证综指525点是19倍市盈率,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是15倍市盈率,2008年上证综指1664点是13倍市盈率,那么现在A股无疑就是纵向比历史最低。横向比较,自今年1月上证综指探底2132点以来,A股无论是估值还是股息率就一直低于美股,如今“钻石底”、“玫瑰底”纷纷告破之际,估值优势较海外市场无疑更明显。 其次,为何应该拯救A股?从制度建设分析,在后股改时代A股需要完善,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之际A股流通市值是8582亿元,2008年上证综指1664点之际A股流通市值是36123亿元,现在上证综指2000点上下A股流通市值居然是16万亿元,显然从“大小非”到“大小限”,虽然A股指数节节败退,但是流通市值却节节高升,既然A股熊市是非典型性因素,那么完善制度拯救A股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再对A股熊市掉以轻心,那么实体经济的信心也会逐渐被压垮。 但是,“救市”亦需注意吸取以往的教训,切忌再重蹈政策救市的覆辙,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A股已是全流通市场,如果再出现以往运动式的政策救市,那么最大的得益者是“大小限”股东,小股东其实更容易受到损失;二是以往政策救市的后遗症就是A股的大起大落。 因此,目前宜采取部分“救市”策略,即将“救市”化整为零,凸现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蓝筹股市值管理经验,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员工持股,虽然宝钢股份打响了“救市”第一枪,但应者寥寥,至今仅两三家。另外,大股东增持应拓展范围,不仅是汇金等投资央企,也应该鼓励地方国企和民营资本入市。“救市”药剂量应该加大,但手段则是市场化的,这可以避免投资者“政策救市”的风险非对称习惯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