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反复的盘中挣扎之后,上证指数在本周三(9月26日)收盘前的5分钟,终于击穿了2000点的整数关口,尽管尾盘有所反弹,但这并不妨碍市场自2009年3月以来重新进入指数的“1”时代。 虽然管理层今年几次三番表示蓝筹股存在罕见的投资价值,但这似乎仅在4月短暂起了一把作用,在两只跨市场ETF发行的助推下,股指在5月初上摸2450点,之后便陷入了漫漫熊途。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放缓、中国的经济转型举步维艰,都成为了指数一轮又一轮下跌的助推器,尽管到9月份时,前两者早已不成为一个问题,美国三大股指甚至上摸数年内的新高,然而中国A股却已身陷泥潭不能自拔。 造成指数下行的因素很多,有人将其归咎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理想,或是由此带来的企业盈利下滑,也有人将新股IPO发行持续不断、产业资本减持动作频频、市场资金有出无进当成罪魁祸首。而归根到底,笔者认为是种种不利因素形成的市场信心缺失,最终导致了股指积重难返。 有投资者统计了近一年、半年、三个月和一个月的全球股市下跌幅度,上证指数在每一项中都拔得头筹,即便是欧债问题缠身的希腊也较A股为强。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如果说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即便说中国的实体经济有所下滑,但是否真差到了指数所体现出的这般田地?A股市场在实体经济的影响外,是否还存在别的问题? 答案是明显的,A股市场这三年是在为过去的制度性缺陷还账。而首先,就是2010年以前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的市场格局所形成的系统性估值高企。这一特征在2006~2007年中体现得极为明显,6000点所对应的50~60倍的市盈率水平已经极度泡沫化,而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出现短暂大幅下跌之后,2009年实体经济中4万亿元的刺激和做空机制的缺失,又再度催生了市场的新一轮泡沫化行情。尽管从上证指数看,仅仅是反弹至3500点的水平,但很多中小股票却创出历史新高。 在2010年之后,股指期货的推出形成的做空机制,逐步发挥出功用,引领整个市场出现价值回归,而中小板股票虽然并非股指期货所直接针对的做空对象,甚至一度出现过蓝筹股下行而小市值股票极度活跃的背离走势,但系统性的估值下降,终究是市场难以抵挡的趋势。 随着蓝筹股持续向国际市场估值靠拢,小市值股票的高企也难以维系。更为重要的是,2009年6月新股发行重启后大量的新股上市形成巨大的潜在限售股解禁压力,到今年年中,三年锁定的大非逐步开始解禁,在经济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低价抛售成为其重要选项,而市场自然也对此有了更多的警惕,近期创业板连续下行,或许正是对10月底首批上市股票大非解禁的预先提防。 但如果从蓝筹股的角度看,市场的确存在着筑底的机会。估值角度上,大批蓝筹股已接近历史底部区域,部分个股甚至跌至历史估值新低,即便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相当一批个股也已具备了长期的投资价值。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海外市场正在逐步复苏,出口在经历了大幅回落之后有出现转机的机会,国内经济也有逐步企稳的迹象,如果能适时在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中国经济仍有极大的机会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稳步增长中谋求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跌破2000点,是一个痛苦的结果,但或许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