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出身焦虑要理性
2012-09-26   作者:王艳春  来源:长江商报
 
【字号
  最近湖南某媒体与大湘网一项有339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5.71%的受访者表示“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子辈职业地位”;只有16.76%的人认为“奋斗能改变命运”。一位学者结合自己的调研称,父辈属于中上层的“富二代”更容易比父辈身处中下层的“穷二代”谋得高收入且稳定的职业。(9月25日 《潇湘晨报》)
  就“出身”与“自身成功”二者间的关系而言,恐怕不少人尤其是刚毕业的来自普通家庭的年轻人,都在被“出身好不好”的焦虑所紧箍。与日渐攀升的生存压力相并进的,便是出身越来越象征着先验的资源积累。
  但是,到底如何才算位列“中上层”,简单地以工资区分,恐不甚准确。现在不少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经过自己拼搏,可以找到一个收入不错的岗位,但围绕在这些人身上的来自前途和物质上的压力依然非常大。可以说,在生存的幸福指数及自我认同度上,他们仍属于“中下阶层”。而一些所谓的出身中上层的年轻人,谋得一个稳定高收入的职位,到底是凭借父辈的资本或权势等灰色路径上位,还是真的因受了“父辈处事方式及宽阔视野”熏陶而自身能力优良,也值得思量,不应笼统地归结到“父辈有钱有权子辈便也有钱有权”的模式之下。
  因为跳不出这种怪圈,调查结论反而在有意无意地放大“出身不好者”的自怨自艾。如报告行文中充斥的“富二代”“穷二代”式的二元划分措辞,颇让人觉得别扭。而类似“出身所带来的个人素质的劣势,对‘穷二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之类的专家评语,及“与富家子弟相比站在人生起跑线上那一刻就输了”这般的“穷二代”酸楚心声,俨然就是在片面地将所有“后代立业立功上的不如意”统统塞入“出身不好”这一箩筐里。
  讨论“代际继承”的最大意义,应是挖掘当下有多少“代际继承”是不合理的、畸形的。解读“出身焦虑”,不应否认正常“代际继承”效应的存在,而不容忽视的评判前提却是,出身并非“原罪”,关键在于平民百姓的子女,在通往成功之途上也能享有如罗尔斯所言的“实质的公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出身论”更像是个伪命题,对个体无法选择的“出身”投射过多期待或批判的情感,并不理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1元钱拉锯战背后的民生焦虑 2012-06-15
· 印度投资者为何这么焦虑 2012-05-14
· 芜湖新政夭折背后的地方焦虑 2012-02-14
· 百姓为啥感到“税焦虑” 2011-10-10
· 正视公众的“税感焦虑” 2011-09-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