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如何提振和鼓舞“士气”,央行不约而同启动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 宽松潮自9月袭来,欧洲央行最先宣布开展
“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 美联储推出QE3,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承诺购买更多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希望能拉动需求,进而创造更多就业。而通过降低抵押贷款成本、提振市场,有助于房产市场回暖,可能增强消费者信心。 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将用于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约1264亿美元)。 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多家央行均透露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倾向…… 中国货币政策是紧是松引发争议。由于国内经济回升缓慢,出口低位徘徊,多家机构认为年内降息和下调存准率的概率正不断加大。中国央行上周再度实施逆回购共1600亿元,这已是连续13周逆回购。 发达国家持续宽松货币政策,增加了全球通胀压力,新兴市场潜在增速将整体下移,这使得中国央行对放松货币政策更为谨慎和小心翼翼。 然而,当前市场人气低迷,在全球经济没有实质性回暖之前,即使央行再度实施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也不会立即显现。 自2009年10月希腊债务问题暴露以来,欧债危机已经历整整三年。受危机拖累,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目前来看,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在短期内受到控制,但欧债危机不仅影响到欧洲,也动摇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 未来欧洲救助机制的框架将是以欧洲稳定机制(ESM)为核心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一体化措施。欧洲各国要尽快达成共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功能,保证欧元区的稳定和统一。 随着通胀压力的减轻,主要经济体央行采取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有走高的可能,而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中欧关于光伏产业的贸易争端已初露端倪。 引发争端还是加强合作?答案不言自明。 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法国都在主权财富基金领域合作,未来更多的区域性合作带动资本流动发展是长期趋势,各国经济金融合作也会找到更广阔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