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集中推地之忧
2012-09-25   作者:吴学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杭州、南京、温州等十多个城市大幅增加土地供应,有的甚至一次性推地上千亩。与此同时,随着开发商的资金宽裕,其拿地意愿也大幅提升,土地市场出现量升价动的红火局面。近日(9月4日),杭州市国土局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信息预告称,杭州主城区近期将推出26宗土地,出让面积总计为85.8万平方米。此前一周,杭州主城区一次性挂牌7宗土地,为杭州近年来推地量最多的单次拍卖,出让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东方早报》2012年9月24日)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加码和金融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收紧,今年以来部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阻,地方政府举债进行的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投资,也可能受到一定抑制。“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降几成定局。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地方政府城市基建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新增的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大幅放缓或不可避免。”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如是说。
  早在一个多月前,地方政府的集中推地大幕就已经拉开。2012年7月中旬,南京市国土局连续预公告了41幅即将推出的地块,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创下了南京土地市场新的纪录。8月底,北京推出11宗土地,9宗为住宅用地。8月下旬,温州市多个部门联合召开推介会,推介即将出让的52宗土地,为温州近年来单次最大推地量。机构数据显示,8月份,万科、龙湖、中海、金地四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合计为120多亿元,环比上涨4.85%。
  从眼前利益看,大规模卖地似乎解决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从深层次考虑,就会发现这种靠出让土地增收的方法实际上是在透支城市资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地价是若干年土地使用期的地租之和,政府卖地实际上是在预支未来利润,而靠这些钱来搞城市建设,无疑是急功近利,寅吃卯粮,很容易给经济肌体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一直被视为地方政府的最大财政收入来源,但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推进和土地市场的降温,这一来源正遭遇挑战。与此同时,在数次加息之后,地方债务的本息负担也在加重,地方政府“囊中羞涩”的问题有所显现。尽管从目前来看,地方债务率偏高的问题仅出现在少数地区,但未来几年地方债务的隐形风险仍不容小觑。而银行的这些贷款,大多数是以土地做抵押或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偿还。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频频流拍的“寒冬”下,土地出让收入锐减,部分地方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减少了50%以上,而今明两年,又刚好是偿债高峰期,到时候拿什么去偿还债务就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实际上,因房市低迷导致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锐减,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部分城市在试探放宽限购。虽然最后都被叫停,但地方政府放松的倾向仍值得警惕。限购政策作为一种临时性举措,退出市场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言而喻,解决地方债务隐患,必须改变目前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也要走出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怪圈,放弃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探寻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增长模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部分地方政府近期集中推地被疑财政吃紧 2012-09-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