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价格连年上涨引发公众不满,如今降价依然没有获得足够的掌声,这个结果大概让有关方面没有料到。的确,从首批门票降价的景区名单来看,不仅著名景区很少,而且还有本该免费的博物馆,给公众的印象是降价诚意不够。相信包括部分4A、5A级景区在内的第二批降价名单公布后,会让一些公众改变印象。 有关负责人称,第二批名单将“有一定含金量”。据悉,两批名单中,4A级以上降价景区有140家左右,5A级以上降价景区有13家左右。显然,第二批名单要比第一批名单更有“含金量”,不仅4A级景区数量大幅增加,而且还增加了13家5A级景区。不过,增加4A、5A级景区后,此次降价的“含金量”仍然值得商榷。 根据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披露的最新数据,全国5A景区已达130家,此次降价的13家景区只占到总数的1/10。另一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国4A景区有1300多家,此次降价的140家4A景区大概也只占总数的1/10强。 从数字对比来看,所谓的门票降价“含金量”实际上是有限的。而且即便都是4A、5A级景区,有的景区历史价值较大、天然成分较多,而有的景区近几年人工造景的成分较多。换言之,有的4A、5A级景区天下皆知,有的同样是冷门景区。因此,判断降价“含金量”的另一个标准是,有多少公众真正熟知的著名景区。 景区门票降价有没有“含金量”,不能只看门票价格的降幅,还要看景区内服务价格高低和服务质量如何。众所周知,很多景区不仅有大门门票,景区内各种小景点的门口通常也卖门票。如果景区大门门票价格降了,景区内的小门票以及各种服务价格涨了,那么所谓的降价实质就是明降暗涨。 另外,也不排除景区门票降价、服务跟着打折的可能性。显然,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客流量很大,最需要服务升级。如果服务跟着票价打折,门票降价的意义也很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存在明降暗涨和服务打折,只能在“十一”之后作出评价,给出门票降价的准确“含金量”。 更重要的是,此次景区门票降价并没有进行民主决策,必然会影响到降价的“含金量”。说到景区降价“含金量”,不能回避过去的涨价幅度和涨价频率。如果某些景区门票价格过去上涨了N次,降价却只有这一次;或者以往上涨幅度高,这次降价幅度低,那么降价依然缺少“含金量”。 很多景区门票涨价时虽然经过了听证这一民主决策程序,但如公众所知,景区票价听证与水价听证的情形基本相似,不仅成本不透明,而且听证会疑似走过场。如此,景区票价的“水分”必然不少。而降低票价的前提是“挤水分”,无疑,只有真正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才能彻底挤掉票价中的“水分”。 也就是说,景区票价降幅多少,要取决于“水分”有多少。然而,在此次降价程序中,并没有引入民主程序,也没有公布票价成本。那么,降价景区的选择以及票价降幅的合理性,免不了要遭遇公众质疑。在笔者看来,明确景区的公益属性,建立真正的景区调价机制比部分景区直接降价更重要。 据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旅游法》或于2012年与广大游人见面。希望在这部法律中,能明确景区的公益属性和科学的定价机制。而在定价机制中,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一是必须公开经过严格审计的成本,二是让公众充分参与决策或公开听证或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