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难发更难守。”这恐怕是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尴尬境地的真实写照。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今年新成立的集合理财产品普遍成立规模较预期大幅缩水。即便“瘦身”后发行,不少产品还要面对打开后大幅赎回的境遇。 统计显示,今年2季度券商集合理财累计获申购381.35亿份,遭赎回430.79亿份,呈现净赎回状态。至2季度末,券商集合理财总份额为1349.63亿份,较上季度缩减3.53%。广州证券由于其旗下唯一一只产品红棉1号2季度净赎回比例达70.38%,净赎回比例位列所有券商之首。不仅如此,观察这些遭遇大幅赎回的产品可以发现,赎回行为虽然与产品的业绩有一定的相关度但关联并不紧密,甚至有一些业绩不错的产品规模惨遭重挫。 究其原因,从表面来看,A股震荡下行,债市回调造成产品业绩回落或波动是券商集合理财吸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深究起来,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发展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受到颇多限制,缺乏创新则是根本原因,简而言之,这些年来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券商资管并没有树立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招牌,与基金、银行、信托等资管机构差距逐渐拉大。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部分资管机构,包括券商集合理财,也包括基金,过分看重短期收益,造成产品业绩不稳定,波动性大的特点。同一只产品一个月内的首位业绩甚至可能超过20%。 8月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就修改《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的通知”,对多项券商资管业务的监管政策提出修改意见,明确
“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政策导向。对于该办法,业内人士的普遍态度是非常欢迎的,认为该措施预示着券商资管最好的十年即将到来。 具体来看,修订后的资管新规拟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取消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双10%的限制;适当允许集合计划份额在投资者之间转让并调整集合计划强制清盘的相关规定。另外,拟将券商理财集合计划的最低客户门槛统一调整到1万元,而此前是5万元。 目前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一般包括集合理财、定向理财与专项理财,集合理财产品仍然是资管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据统计,目前集合理财大约占资管的70%左右。在上述办法实施后,定向理财以及专项理财在资管收入的比重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笔者认为,办法实施后,将对券商资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券商资管业务更加灵活多样,券商的角色将和目前信托公司类似,可以做很多目前信托公司运作的业务,并且相对于信托,证券公司风控制度较好,并且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另外,随着券商资管投资渠道的拓宽,将有力推动产品创新,增加产品吸引力。 另外,未来券商资管将直面与银行的竞争。目前已有不少券商开始发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类似于银行的保本产品,收益率较银行同类产品更具吸引力。除此之外,“替补”银行被叫停的30天以下超短期理财产品的短期集合理财计划也大量出现。笔者认为,未来包括保本型、量化型等多种创新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将陆续问世,在政策和行业创新的驱动下,尽管目前仍处于寒冬,但券商资管春天已在不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