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国门景区被企业承包一事引起热议,普通游客门票费在国门景区遭承包后迅速高涨,从去年价格为每人次50元到如今已为80元。边防官兵对国门景区的治安隐患表示担忧。另经调查,承包企业当年竞标时有“借壳”中标嫌疑。(9月16日《京华时报》) 悬挂国徽的满洲里“国门”为何要外包呢?满洲里市官方的解释是:“为促进国门景区提档升级,对该景区进行委托经营势在必行。” 因为姻亲的关系,笔者每隔一两年都要去满洲里度假,并且也去了N趟“国门”。这个被誉为“北方第一门”的“国门”,是满洲里的标志,是风景区,更是边境线。这里“风景独好”,“独”在它是边境线——一线之隔,内是中国,外是俄罗斯。人们到此一游,能汲取和领略的,更多的是历史的对话,心灵和精神的渴望与满足。若说风景,不过是高耸庄严的国门、冷峻屹立的界碑,以及满洲里开埠百年、五代国门变迁的历史展示而已。试问,国门、国徽、界碑……外包企业是否有权提档升级呢?这颇值得商榷。
其实,“国门”外包势在必行,最直接的表象不过是“差钱”而已,且有例为证——2011年国门景区的收入仅为461万元,而现在的景区经营权委托金每年却不少于2000万元。“国门”景区现有收入与外包金额,差距将近4倍。可见,“国门”外包,地方财政估计可能会赚个盆满钵满,但前提是,“国门”任由外包企业折腾,让门票一路提价,宰外来游客不商量。据笔者所知,“国门”景区门票2006年为20元,2011年为50元,而今却成了80元,价格6年飙升4倍。 满洲里“国门”外包,在笔者看来,不仅“差钱”,还“差理”“差法”“差形象”。 满洲里虽然堪称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颗“明珠”,但毕竟是边陲小市。游客千里迢迢,不远千里、万里前来游览“国门”,却要掏80元离谱的门票费,哪个游客也会有被宰被骗的强烈感觉,届时,“骂声”经过口口传播,势必会玷污满洲里这个旅游城市形象,吓阻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这种疑虑并非杞人忧天。 再者,“国门”、界碑,是风景,更是边境线,都刻有国家形象与边境治安的深深烙印。而企业是以赢利为天职的,届时如何兼顾国家形象?比如,按照以往规定,外籍人士不得进入国门,但在售票处和入口处,目前却有没核实游客身份的人员,原有重要制度已形同虚设。满洲里将“国门”风景外包给企业经营,于法于理,恐怕都讲不通。但令人蹊跷的是,“国门”不仅外包,而且还外包给当时尚未取得营业手续的“空壳”公司,个中是否藏污纳垢,甚至有“权力寻租”的可能,的确值得深究,甚至查问一下。
尤其强调的是,“国门”外包,还“差民意”。“国门”姓“国”,“国门”外包,权且不从理论上讲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但地方政府征求过满洲里市人民的意见了吗?假如没有,而仅是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的,那么,像这样“差钱”“差理”“差法”“差形象”“差民意”的“国门”外包行为,应该及早得以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