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在经历了“三连跌”以后,又迎来了“两连涨”——继8月10日上调之后,国家发改委9月10日再次上调油价。
上调油价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物价承受力。我国CPI同比涨幅在7月份创下1.8%新低之后,8月份反弹至2.0%,重回“2时代”。而且,未来物价继续上涨的几率大大提高。
从国际上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粮食大国的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受到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侵袭,大幅度减产已经成为定局。世界粮食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正在为全球粮食供应短缺引起的物价上涨、饥荒蔓延而寻求对策。而中国大豆80%依靠进口特别是从美国、巴西进口,玉米进口比重也在攀升。这两种农作物受大旱影响大幅度减产,价格直线走高,必将使得我国的进口成本上升,推高国内价格,并直接导致我国三类物价走高:一是食用油价格,因为豆类是榨油的主要原料;二是包括猪肉在内的肉类价格,因为豆粕、玉米都是主要饲料,饲料价格走高,肉类价格也会上涨;三是受饲料价格走高影响,未来鸡蛋价格将会攀升。由于食用油、肉类、鸡蛋在CPI中所占权重不低,因此推高CPI是在预料之中的。
在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提高成品油价格,对通胀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助推作用。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商品,虽然其价格对物价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不小。实际上,7月份CPI之所以能创下历史新低,与国内油价“三连跌”不无关系。
国际油价继续攀升是长期趋势,这就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随之继续上调。油价涨跌是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正常变化,不过油价上调也要充分照顾到物价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国内经济下滑的同时,通胀又抬头的话,将形成更为复杂的局面。因此,这次油价上调后,如果接下来国际油价继续攀升的话,希望国内油价能尽量少涨或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