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包括25项轨道交通项目,获得审批通过。涵盖区域包括深圳、广州、宁波、苏州和天津等沿海城市,也包括西安、成都、太原等西部城市。上述项目涉及的资金为8000亿元左右。 这是事关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举动,8000亿元的大手笔。这是件很大的大事,许多条件已成熟,规划、论证早已完成,资金也已到位,工程队早已伸长了脖子,急切渴盼地铁新线立项开工多年的城市,如杭州、沈阳、西安等,终于可以动工了。 2012年的中国经济偏冷,而且我们已经感觉到了随着盛夏季节的离去,白露节气到来的阵阵寒意。其中尤以中国钢铁行业的极度深寒,每吨钢仅盈利1.68元的艰难处境,让人忧心如焚。 我们究竟该如何烘暖中国经济?加大政府投资吗? 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跌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该年四季度,中央投资4万亿的大手笔,并未能使该年的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相反,倒让其副作用发挥出来,2008年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幅竟高达5.9%。几乎赶上了当年GDP的大半增幅。中国经济遭到了减速和通胀的两线夹击。 2008年,我们不仅没有等到期待中的“后奥运经济”,却等到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经济低潮。也许正是这个教训,让我们在2012年不再重蹈2008年的覆辙。中国不再轻易地以中央财政的大手笔,来烘暖偏冷的中国经济。 在为中国经济加速的三大手段中,最能刀下见菜的是投资。这是中国经济的油门,可问题是,资金往哪投?怎样才能使投资的效率最高,又能管紧对物价的毒副作用。大力开发中国的城轨交通,就是中国投资的最佳选择之一。 2012年是中国大堵车最严重的年头,中国大堵车每隔几年就会大爆发一次。中国怎么办,限车吗?不是办法。2012年8月,北京申请摇车号的人竟不可思议地达到了61万人,每35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得到。动不动拿车牌号的单双号说事,看来每个北京人得有两辆车才成。越治越堵。老百姓说了,如果有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我们为什么要买私家车?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位列第一的是地铁,是城轨。仅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就达到了615.76万人次,可以想象,如果北京不要说没有了地铁,仅停运一小时,会多可怕。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北京地铁的运载量竟创下了近3亿人次的天量。如果北京没有了地铁,会怎么样? 地铁、城轨最便捷,最安全,最正点,不堵车,不受天气影响。可中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超大城市,才有相对发达的地铁网络。很多大中城市还没有城轨交通,或才刚刚开通了一两条地铁,中国的城轨交通欠账太多。 反对开建地铁的人说,地铁是赔钱的,是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业。笔者以为,这个观点是偏颇的,如果经营得好,地铁不仅不赔钱,还能赚大钱——香港地铁每年平均盈利就超过了60亿元,2009年的盈利超过了90亿元港币;在内地,南京的地铁也在盈利,去年盈利2.5亿元。 如果说,2012年的中国经济是一幅长卷,那么,25市城轨动工,可谓这幅长卷的神来之笔、点睛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