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呼万唤中,新一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日前正式启动。但是,与市场预期有所不同的是,本轮试点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无法为银行节约资本。 根据国开行9月4日在中国货币网上挂出的“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材料,本期证券的资产池涉及43名借款人向国开行借用的49笔贷款,截至2012年8月1日,全部未偿债权本金总额101.6644亿元。以规模计,这将是国内资产证券化数轮试点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尝试。 笔者注意到,在国开行挂出的发行说明书中包含有两种类型的回购条款。其一是清仓回购;其二是强制性赎回。以强制性赎回条款为例,如果未来进入信托资产池的证券化资产出现不合格情况,国开行须按照合同规定对相关资产给予赎回。 这也就是说,即便此部分资产经由证券化而转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表,但发起银行仍将对其质量等重大问题承担保底责任。根据银监会2009年下发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简称《指引》)的规定,由于发起机构仍然“有义务承担被转让资产的重大信用风险”,因此此类资产不能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予以扣除。言外之意,就是商业银行必须为这种情况下的资产计提资本,不管其是否已经实施证券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5月份就本轮资产证券化试点而联合下发的通知中亦明确规定,在资本计提事项上商业银行必须参照《指引》相关规定执行。此外,银监会已经发布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亦明确规定,如果存在“远期资产购买”承诺,商业银行相关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仍然是100%。 这意味着,市场此前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将分流商业银行资本压力的期盼,至少在本轮试点期间将无法实现。事实上,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商业银行面临多方面的资本补充压力时,经由信贷资产证券化来给银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实施“瘦身手术”,正是各方寄予厚望的一种分流减压渠道。不少业内人士甚至希望,监管层应该像允许当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买断方式接收四大行不良资产那样,允许银行操作完全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如果这一出路无法走通,那么商业银行目前恐将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从过去两年以来的经营情况看,由于资本瓶颈日益突出,不少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发展不消耗资本或者少消耗资本的相关业务,银行总资产扩张也一再减速。以银监会刚公布的7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122.92万亿元的总资产数据为例,这已是年内第二次出现环比负增长的局面。其中不仅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出现了环比负增长,股份行与城商行的总资产规模也罕见地出现下降。 未来会是怎样?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作成熟之后,商业银行能够完全以卖断表外的方式实现自身资产负债表的良性循环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