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出口才带来经济实质增长
2012-09-05   作者:鲍银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我国商品出口出现的停滞不前局面,让业内普遍感到担忧。笔者认为,其实当前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理论存在诸多误区,若换个角度来思考,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从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来看,据西方经济学关于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公式,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净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增加国民经济总量的作用。但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若据此实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反而会使国内经济运行陷入通胀的危局。
  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侧重于价值总量的平衡,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这种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长,并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真正标志。实际上,从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来看,衡量人类社会生产是否发展的标志,更多地体现在一定时期人类可以支配的使用价值总量方面因此,从使用价值角度分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满足一国需要的投资、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净出口增加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来看,理论上来说,出口增长可以增加一国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但若从投资品和消费品供给总量来看,在出口增加导致一国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与国民经济价值总量增长相对应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国内供给,却因为出口而减少了。若不能实现有效的进出口均衡,就会导致当一国通过出口增长增加该国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时,与增量国民经济总量相对应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国内供给总量非但没增反而缩减的背离局面。一般而言,这种由出口拉动的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增量越大,与国民经济增量相对应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国内供给数量就会越少。
  发展国际贸易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国际分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居民所需要的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供给规模和质量。根据这一贸易原则,一国在出口商品的同时,还必须通过从国外进口相应商品的方式,来增加本国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供给。就此而言,如单纯从贸易角度解释一国出口的最终目的,表现为通过出口来实现有效的进口,增加本国居民需要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在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增量供给规模。因此,在互补贸易条件下,一国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一般不会随着出口的增长而增长,而以投资品和消费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则会由于与出口相对应的进口增长,在国际分工作用下,出现相对的增长。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不能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应该通过进、出口平衡的方式,增加本国可以支配的投资品和消费品供给数量,使本国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再从就业角度看,单纯侧重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实现有效就业。从一定时期经济总量的扩张可以带动就业的增长的奥肯定律的实际运用来看,笔者认为,只有能创造真正有效产出的就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就此而言,判断经济发展所带动的就业率的提高,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就业率数据变化上,还必须观察就业率提高是否产生了有效产出。从出口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来看,如果没有相应的进口来与出口平衡,那么,这种由出口增长所实现的就业增加,就并没有对国内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供给形成有效产出,因此,这种就业率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而如果通过增加进口的方式来实现本国的进、出口总量的平衡,一国就业率的提高就会增加本国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供给规模,进而实现有效的增量产出。但在进、出口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则会保持不变。可见,出口增长所实现的国民经济总量增长,既非实现国内有效就业率提高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
  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呢?
  从理论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使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与满足国内居民需求的投资品和消费品供给总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同步增长,通过前述的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必须对净出口的内涵作必要的修正。笔者认为,由净出口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国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所实现的经济增长,而是表现为一国在进、出口总量基本平衡的条件下,由于本土企业出口利润结余所形成的净出口结余,而不是出口商品价值大于进口商品价值的结余。一国在进出口平衡基础之上由对外贸易所形成的净利润结余,可增加一国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当这部分以外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出口利润净结余用于从国外进口相应投资品和消费品时,还可实现本国以投资品和消费品作为表现形态的国民经济总量的绝对增长,使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与以投资品和消费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之间保持同向变动关系。就此而言,侧重于本土企业出口净利润结余的出口增长,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判断,拉美国家历史上的人均收入4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只是一种数字表象,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本国生产要素货币化方式提高本国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总量,是遵循了错误贸易理论的实践。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近4000美元,要避免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正确地理解对外贸易理论,不再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应致力于通过进、出口的平衡, 全力提高本国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出口管制导致中美长期贸易顺差 2012-09-05
· [博客]稳出口迫在眉睫 2012-09-05
· 稳出口促消费或成刺激经济抓手 2012-09-04
· 海关将进一步简化手续稳定出口 2012-09-04
· 伊拉克8月石油出口创30多年最高 2012-09-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