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稍早前的一个行业论坛上表示,8月份,整个钢材市场已经处于崩盘状态,因为任何一家钢企,包括宝钢在这种钢材价格下,都必然亏损。 国内钢材市场的疲弱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其中最出名的表述也来自中钢协,“钢铁行业的利润率还不如将现金放在银行吃一年定期利息”。 对比几个月前广东湛江市长因钢铁项目被批准而在国家发改委大门前“吻”增长的一幕,这样的戏剧冲突更让人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所谓的钢材市场接近崩盘,是产能过剩惹得祸。而这个产能过剩,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能过剩,是在当初4万亿的基础上发酵而来的,靠着4万亿投资带来的钢铁需求,这一针兴奋剂让钢铁行业大干快上了好一阵子,甚至还意外地将国际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一同拉上了岸。但是,好景不长,也就一年左右的光景,钢企发现自己依然膨胀起来的产能,完全过剩于当前的钢铁需求,除非要在月球上搞房地产开发,否则这个产能过剩,非要消化个几年时间不可。 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靠谱的不是政策,而是市场。政策能让你一下吃成个胖子,也有可能让你饿到两眼泪汪汪。如果现在钢企将产业未来的出路还寄希望于再一个、或地方版4万亿政策的出台,那么钢企未来的利润率,说不定就要和银行活期利息相比了。但现在的情况是,钢企仍然对政策的转向抱有极大希望,如同古代小农经济中的农民,看天吃饭。风调雨顺,今年就高产。而对于钢企,盯着的不再是上面的雨,而是上面的政策。而市场尽管瞬息万变,却不会像二进制那样非0即1式的转化,企业可以琢磨和应变,懂得无论是什么产品,拼到最后拼的是技术和服务,同质化的产品,你家我家他家都能做出来的产品,碰到一个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就只能在“红海”里呛水甚至淹死。 对于产能过剩,相关政府部门也不是不明白,这些年,有关控制过剩产能、建立行业门槛的文件不可谓不少,但是产能就是减不下来,有的专家学者说这是地方出于利税、就业等方面的考虑而对于落后产能的钢企进行保护,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很多超大型钢铁项目,不都是从总是将自己定位为高屋建瓴指导全国产业发展的发改委门口出去的吗?事实上,政府对于过剩产能的控制,就相当于机构精简,瘦一下,然后胖两圈。因为政府对于投资实在是太有兴趣和冲动了。虽然也愿意通过消费来驱动经济发展,但一遇到困难就忍不住将目光投向投资。 政府投资总归是越来越少的,政府的财力再增长也是有限的,何况对于将财力投入到纯民生领域的呼声已越来越高。就算“看天吃饭”的钢企等到了这次的小到中雨,下次还能等到吗?就怕等习惯了,也就一棵树上吊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