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得空与一老友小聚畅聊。这位朋友在咨询行业做销售工作,笔者不解的问了句外行话,咨询也需要销售? 朋友瞪大眼睛说,当然!朋友在咨询行业浸淫数年,谈起销售颇有心得。他的工作就是经常拜访企业HR高管,谈的内容当然不是让对方买产品,而是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哪些困境,帮助分析问题原因。“至于对方要不要我们提供人员帮助解决,那就看我把脉是否抓到要害了。”朋友言语中相当的自信。 销售是价值实现的最后一环,也是对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的一项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任何行业都需要销售。笔者由此想到了金融行业,尤其是财富管理业务。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告诉你,有一款如何如何好的保险产品,希望你购买;或是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定期或不定期发给你的荐股短信。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挂掉电话,也鲜有人去认真读那些促销短信。 金融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以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为宗旨。若要完成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导向的转变,金融业要在销售环节做出巨大的改变。对于财富管理业务,销售人员就是理财规划师,而这类人才在中国仍然非常匮乏。再来还原两个熟悉的场景:在银行理财室里,一位理财专员像报菜名一样,说出这周发售的一连串理财产品的期限和收益率,根本容不得你一点思考时间,更枉论交流了;在证券公司,一位客户经理告诉你,某股筑底价值凸显,近期迎来修复性反弹,你甚至可以怀疑把这句话的主语换做其他股票,仍然适用。 之所以发生上面所述情景,是因为金融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追根溯源,又与金融业对销售环节不够重视有关。金融领域优秀的人才不屑于去做理财规划。虽然金融机构开始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把粗犷式销售产品的客户经理改名为理财专员、金融规划师,但也仅仅是换个名字而已,人还是那些人。 作为销售人员不一定会生产产品,但一定要对产品完全的熟悉,这样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匹配的产品。金融业在初级发展阶段,金融产品属于稀缺品,不需要销售,甚至消费者会抢着求购,曾经排长队买国库券的场景也不过是在二十年前。但如今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的丰富,人们对财富管理有更高的要求。举个例子,同样是三十岁的年轻人,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创业者,他们对自身财富管理的需求肯定会不一样。个人资产多少用于股票和基金类,有多少配置于固定收益类,并且每一类都有很多种产品。理财规划师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客户个体的微观需求,来确定如何分布于各类金融品,还要随时进行调整。 这种工作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收入也是不菲的。然而在时下的中国,能够提供这样服务的人才却并不多。各大银行重点发展的私人银行也许可以实现,不过这种定位于600万元资产以上群体的高端业务却很难惠及大众。但中国中产阶层人群的日益扩大却是不争的事实,银行目前却对这类群体的理财需求无能为力,这也催生了一批创新型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比如宜信就在重点开拓资产在1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的人群,并将称为大众富裕阶层。在中国,这种称谓可能比中产阶级更为精确。 肉就摆在那里,你不去拿,总要有人拿。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批非银行、券商类财富管理公司就是看准了用户需求,迅速成长起来。不过在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甚至是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都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信任。 人们对银行的信任,更多的是包含有国家信用的成分。而对于其他机构,中国人却信心不足。这其实是契约精神缺乏造成的。在中国财富管理系列论坛上,王连洲老先生发出了“诚信和道德现在成了奢饰品,我们的投资者放心把钱交给别人打理吗”这样的感慨。在财富管理领域,某种程度上,诚信甚至比前面提到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无论银行、券商、基金、保险还是第三方公司,提供的理财服务说到底都属于信托——信任托管。财富管理销售过程,同样是信任建立的过程。 最后,讲一个不一定确切的典故。相传十字军东征时期,欧洲的贵族们长期带兵出征,便将财产交付给一些人代管,久而久之,这些人成为了最早的私人银行家。在生死之间,可以放心将财富托管出去,靠的不是中国人最为依赖的血脉联系,而是契约精神。这恐怕是当前中国的财富管理最需要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