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走出去”要善用四力
2012-09-03   作者:任鸿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敢于“走出去”,这是一个战略抉择问题。目前,民营企业“走出去”对外发展的外部内部条件已进一步成熟。
  首先,国际产业重组加速带来新的机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加快了产业重组和创新的步伐,国际分工协作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2008年以来,我国部分企业抓住机遇在部分国家开展跨国并购,有效加快了其国内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
  其次,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市值重估有利于跨国并购。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后续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主权债务危机等各种经济危机此起彼伏,各国都更加重视吸收外国投资,中国资本讨价还价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世界重点产业板块的价值重估也给我们带来了投资机遇,比如,在过去的一年中,按中间价计算,欧元对人民币价格累计贬值17.57%。同时,一些欧洲公司的市值大幅下挫,意大利股市下跌72.27%,西班牙股市下跌61.45%。全球资本市场的此起彼伏和价值调整,大幅降低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的成本,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机遇。
  第三,国内产业升级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形成新要求。入世以来,我国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融入方式发生转变,在承接更高层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将促使国内成熟产业向外转移,尤其是高度依赖外需的具有同质结构的大量中小企业面临重新布局的压力,“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成为中小企业顺应潮流、迎接挑战的必然结果。
  另外,企业内生动力推动跨国经营。经过33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民企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实力。
  从客观上来说,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战略取向,已成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重要使命。加强民营资本的对外流出,可使国家资本流出由过去的“官方资本流出”为主,逐渐转变为“私人资本流出”为主,也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可以预见,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对于民营企业要善于“走出去”,我认为这是一个策略问题。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际化的道路,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成为善于“走出去”的典范。在善于“走出去”方面,民营企业应该关注“四个力”。
  要练内力。即想尽办法提升民营企业自身跨国管理经营水平,并在企业战略布局、创新经营方式、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落实。比如,烟台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部分股权项目过程中,以创新的资本运作模式为手段,通过战略合作伙伴收购了宝思德化学公司2/3以上的夹层债,取得了以债权人身份参与重组的资格,并声明了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使得BC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不得不与之谈判重组宝思德化学公司事宜,成功收购后,烟台万华成功跻身于全球聚氨酯三强;又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在境外从事农业投资开发合作时,已由初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向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了农产品增值空间。
  要借外力。经验表明,“走出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少不了专业机构的协助。在企业进行海外拓展的过程中,有经验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准确的指导,凭借其专业经验帮助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种难题,专业咨询机构的提示和引导在事前、事中、事后都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要合众力。民营企业“走出去”应建立更为灵活多样的合作关系。当前,民营企业以各种契约形式为纽带,形成了多种主体参与的追求长期、共同、互惠利益、难分彼此的战略合作关系,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比如,民营企业除了赴海外开展全面的资产或股份并购以外,还积极探索了更加容易被对方接受的战略联盟方式,如市场互换式联盟、技术合作式联盟、品牌收购式联盟、长期供货合同式联盟、合资经营式联盟等等。
  要用巧力。应学会“四两拨千斤”,构建多方对企业的认同。中国海外权益的蛋糕越做越大,海外利益网络铺开越广阔。面对复杂局面,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通过一些“巧力”来增加海外发展收益和规避海外风险。比方说,一些民营企业巧于设计,采取不同的机构组织形式来进行税收筹划,合理、合法地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财务规则夹缝中探求到更多财富;又比如,一些对中国有意识形态偏见的国家,为了规避某种意识形态风险,可以先投资到第三方国家,这样可以从形式上改变资本来源地;再比如,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权关系清晰、决策迅速、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企业家敢于开拓创新。同时,民间和非官方色彩浓厚,以分散形式“走出去”易被境外合作者和当地社会舆论所接受,因此,一些民营企业常常成为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先锋和战略合作部队,和国有企业共同分享了“走出去”收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企业500强国企规模远大于民企但效率不高 2012-09-02
· 民企500强整体利润率下降 沙钢成新科“状元” 2012-08-31
· “民企500强”不强昭示中国经济转型困境 2012-08-31
· 马光远:“民企500强”难言强大 2012-08-29
· 家族企业向美的学习民企交接班 2012-08-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