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日前发布,中石化连续八年蝉联榜首,国字号的垄断企业和银行包揽前十。与往年相比,今年500强入围门槛达到142亿元,较上年提高了33.1亿元,且这500家企业的规模实力、经济效益过去一年有明显增强。凭心而论,在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然而,这500家企业严格意义上还只能是500大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500强,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离开资源垄断与政策红利,500强企业还能有多少胆敢称强?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前500强企业中有国企310家,前10位全是银行业和国有垄断企业。有专家直言:“银行业与国有垄断企业的‘超级’利润,并非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而得,政策红利与资源红利的贡献,非常明显。”尽管对于中国国有垄断企业的利弊,学界持有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国企垄断是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手段,是优化要素配置,增强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保障国家经济命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手段。其实,不管国有垄断企业客观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如何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垄断和政策倾斜,这些国有企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业绩。换言之,是垄断造就了这些企业的大。如果没有垄断,也许这些企业早就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了。因此,如果离开资源垄断和政策红利,这310家国有企业还能继续强大吗?
其次,若论分红能力和社会认同,500强企业还有多少胆敢称强?尽管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文件,引导上市公司更多采用分红派息的方式回报投资者,然而,放眼A股,“铁公鸡”比比皆是。上证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沪市未进行现金分配的公司达到380家公司,占比高达40.5%,上市满三年且连续三年未派发现金红利的公司亦高达257家,占比达到27.4%,其中20家公司上市时间超过十年但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三桶油”被称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然而三家企业在A股的表现让股民大跌眼镜,股价被腰斩腰斩再腰斩,分红更是可怜得不能再可怜。对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一些国有上市公司,股民们创造了不少表达情绪的股谚,对这些企业的认同感也不断“寻底”。这样的企业,你能说它强大吗?
再次,走向国际市场与全球竞争,500强企业还有多少胆敢称强?有这样两组数据:其一,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分别相当于2012世界企业500强的23.55%、19.89%、27.46%、49.59%、41.9%。其二,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额相当于美国500强净利润总额的43.53%,但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利润总额占美国500强净利润总额的百分比下滑到了39.48%。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的今天,中国企业如果还只是沉湎于国内的所谓500强,那不啻于夜郎自大。在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中,中国企业500强胜数几何,我们应该心知肚明。一次又一次的败北,应该让中国500强更加清醒,自己的实力与国际巨鳄之间仍有很大的距离。
500强企业排名活动,有其积极意义,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中国企业不断前行,创造出新的辉煌。然而,上榜500强的中国企业,也同样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中国企业500强,更多地只是一次排位,更多地还只能代表着规模,而非强大。即便是哪一天,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中,中国企业的数量超过美国,我们也没有理由自满。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强大了吗?事实上,距离强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